广播媒体在“微时代”的困境与突围

广播媒体在“微时代”的困境与突围

ID:20243723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广播媒体在“微时代”的困境与突围_第1页
广播媒体在“微时代”的困境与突围_第2页
广播媒体在“微时代”的困境与突围_第3页
资源描述:

《广播媒体在“微时代”的困境与突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播媒体在“微时代”的困境与突围  摘要:本文以“史”入手,从大的社会历史时期着眼,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全面梳理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广播媒体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兴衰”缘由,以及当下“微时代”,广播突围的基本思路,对当下广播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广播历史;微博时代;地域特色  一、挑战  自觉或不自觉,我们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微博时代。应该说,2010年微博一诞生,便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蝴蝶效应”,拨动了亿万人的心弦。也就两年时间,国内微博的个人用户超过了3亿

2、,政务超过了5亿[1]。毋庸讳言,这种新的信息传播平台,正在改变官方和公众话语权的整体格局。而一直以来,作为影响社会大众情绪的传统媒体,如何应对信息时代“微革命”的到来,尤其是广播媒体,如何走出经济效益和信息传播的双重困境,实现有效突围,确保主流媒体地位,的确是我们当下应该思考和关注的一个“生死攸关”的命题。  二、历史  在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新中国以来,广播所遭遇的荣耀和尴尬。我们不妨参考当代文学发展史的阶段划分,把中国广播的发展,划分为鼎盛期(诞生到1978年)、衰落期(1978年至2000年)、复兴期(2000

3、年至2008年)、低迷期(2008年至2012年)四个发展阶段。四个阶段的形成,主要原因应该是由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形态的变革和更迭造成的。  (一)鼎盛期  从新中国广播诞生的1943年,到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新时期开始,可以说,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虽说经历了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全民参与的“大跃进”,以及是非颠倒的“文革”等重大历史、政治事件,但广播像充满生命活力的新中国一样,是刚刚当家作主的中国人参与政治,介入社会,表情达意最便捷、最普遍、最有效的大众主流传播媒体——在传统的农业文明时期,广播具有

4、天然的亲和力和最大限度的包容性。从世界广播发展史看,广播应该同时也是高度工业文明社会的宠儿。  这一点,不论是从国内,还是发达国家的广播业看,都可以得到佐证。  (二)衰落期  时间划分上看,主要是新时期到新世纪以来的二十年间。经济的复苏,工业文明的兴盛,以及农业文明的普遍衰落,可以说给传统的广播业以致命的打击。尤其是伴随着我国社会形态和农村变革,以及电视、报纸等传媒业的发展,广播一夜间,成了中国大多数人的一个“陌生的朋友”。这一时期的广播,虽然极力拼搏,但依然回天无力,事倍功半。问题不在广播本身,而是社会大环境使然;也

5、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  (三)复兴期  新世纪伊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的复苏,广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它的受众群也仅局限在高校、有车一族(出租车)、以及部分农村,但是,传统的广播,却以其快捷、方便的优势,给无暇静心读书看报者,提供了一种相对丰富的社会信息。由此,也给广播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经营收入。这一时期的广播,如果说与传统广播有所区别的话,那就是新一代广播人,已不再单纯依赖“政府供养”,而是以前所未有的胆识,大胆改革用人体制和分配制度,最大限度的盘活了广播所拥有的社会、行政资源。

6、应该说,广播人以“事半功倍”付出,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新世纪赢得了一席之地。甚至国内部分省市的广播年经营收入,一度超过了同一地区的报纸和电视。广播业的迅猛发展,给电视和报纸,无形中制造了一种紧迫和压力。纷纷效仿广播,走上了自我改革之路。  (四)低迷期  大约自2008年国内接连遭遇重大自然灾害以后,各媒体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都不同程度的对以往的报道进行了改革和突破。尤其是从“汶川大地震”中央电台率先打破常规,实行长时间的现场直播,从而,引发了国内各大媒体全方位的改革。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X络的人脉,已经有了“覆盖”传统媒

7、体的势头。再加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大尺度”改革,一时间,使刚刚有点“底气”的广播业,又一次陷入了一个无所适从的“茫然”之中。这主要是就媒体的“主业”而言。毋庸讳言,广播业的发展,遇到了“致命”的“瓶颈”。期间,曾经被不少人“不屑一顾”的X络,已经晋身为一大新兴媒体。“互联X等新兴媒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覆盖广泛,影响巨大的大众传媒”[2]。从2010年以来,媒体新贵——X络,已经成为广播业发展的强劲对手。如果说,过去广播与电视和报纸的“比拼”,仅仅局限在形式和方法上,那么,当下与X络的竞争,却是全方位的“赛跑”。过去

8、,广播业之于电视和报纸的优势,现在却完全被X络代替。而且,X络,几乎对传统的媒体是“通吃”。她不仅有广播的快捷,而且有电视和报纸的生动和形象。更可怕的是X络,还具有所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一个特性——互动。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不同,微博点对点的X状传播方式使各类信息的聚集性越来越强。“互联X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