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ID:20247254

大小:14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0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分值303040100得分    得分阅卷人一、积累·运用(30分)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酝酿(2)发髻(3)莅临(4)匿笑(5)憔cuì(6)确záo(7)cán愧(8)gān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花枝招展咄咄逼人翻来覆去喜出忘外各得其所B、人迹罕止人声鼎沸截然不同小心翼翼恍然大悟C、不求深解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众目睽睽D、煞有介事废寝忘食疲倦不堪饥肠辘辘威风凛凛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3分)A、运用修辞手法能够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如“春天展现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崭新的希望。”这一句就运用了比喻中暗喻的修辞手法。B、汉语中的不少词语是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的。如“勇敢”是褒义词,“懦弱”是贬义词;“见义勇为”是褒义词,“贪生怕死”是贬义词。C、理解词语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也就是语境。如“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联系语境,句中“自然”就可理解为“理所当然”。D、汉语中的词是有属性的,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如:“一篇篇课文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句中的“课文

3、”、“美景”是名词;“描绘”是动词。4、“谦称”是对自己谦逊的称呼。谦称自己学识浅薄称“鄙”;谦称自己不聪明称“”;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叫“”。(2分)5、作家作品常识填空。(3分)(1)鲁迅,原名,文学家、家、革命家。(2),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春水》等。(3)老舍,原名,作家。这学期我们学过他写的散文《》。6、名著阅读。(2分)10进入七年级,读书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我不仅阅读了《朝花夕拾》等名著,还自主阅读了《》等相关文学作品,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更掌握了等读书方法,为传

4、承中华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7、默写(8分)(1)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2)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3),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达对朋友的安慰之情的句子是:,。(6)孔子提倡的一种有关“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是:,。8、“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而交友、与人相处,是需要智慧与爱心的。请参与《有朋自远方来》综

5、合性学习活动。(5分)(1)【主动结交新朋友】新学期开始了,老师把刘语诺和李紫茉安排为同桌,假如你是刘语诺,你很想和李紫茉交朋友,你会怎样主动对她说呢?(2分)(2)【结交网友提建议】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你想给中学生在交网友方面一些什么建议呢?(3分)有些学生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和关心会让人觉得比父母还亲切。”还有的学生说:“有许多话不便向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会顿感轻松和宽慰。”还有些中学生为了与网友长时间聊天竟学会了逃课,甚至背着父母通宵网聊。你的建议:得分阅卷人二、阅

6、读·欣赏(30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4分)10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9、下面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就是曲调格式的名称,与内容有直接联系。 B、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C、这篇作品艺术上的动人之处在于: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扣着“情”来写的景语。  D、这篇作品最后形象地揭示了主题:通过再现异乡人的哀叹,表达作者浓

7、重的乡愁。10、在这篇作品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如“枯藤”“老树”“昏鸦”等等,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特别的氛围?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0分)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用“/”划

8、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君与家君期/日中B、君与/家君期日中C、君与家君/期日中D、君与家君期日/中12、古文中有一种用字现象叫“通假字”,就是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本文“尊君在不”的“不”字就是通假字,读音是“”,同“”。(2分)13、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去后乃至(2)元方入门不顾14、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分)15、从文中元方反驳“友人”的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