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2

第一章-绪论 2

ID:20249981

大小:6.45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8-10-11

第一章-绪论 2_第1页
第一章-绪论 2_第2页
第一章-绪论 2_第3页
第一章-绪论 2_第4页
第一章-绪论 2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生物遗传育种GeneticImprovmentofMicroorganisms主讲:樊游fanyou@jiangnan.edu.cn目的要求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为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其先修课程为《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概论》、《微生物学》等。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对发酵工业所涉及的微生物的育种技术有深刻的认识。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育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诱变育种、基因重组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本课程的作用是为企业及研究机构培养所需的从事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的专业技术人才。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一节微生物工业菌种第二节微生物遗传育种的遗传学原理第三节RN

2、A和蛋白质合成第四节基因表达规则第五节微生物遗传育种技术简介第六节微生物菌种选育的简史第二章突变的机制(7学时)第一节突变类型和基因符号第二节基因突变的规律第三节自发突变机制第四节诱发剂及其作用第五节突变生成过程第三章突变的应用(10学时)第一节诱变育种第二节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与应用第三节抗反馈调节突变型的筛选及应用第四节其它类型突变株的筛选与应用第五节菌种退化及其防治第四章基因重组育种(8学时)第一节转化第二节接合第三节转导第四节真菌的有性生殖第五节真菌的准性生殖第六节原生质体育种第五章基因工程育种技术(3学时)第一节基因克隆的酶学基础第二节基因克隆的载体第三节目的基因的获得第四节重组体

3、DNA分子的构建及导入受体细胞第五节重组子的筛选第六节基因工程的应用主要参考书教材: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原理及应用金志华等2006微生物学诸葛健、李华钟主编,科学出版社现代微生物遗传学陈三凤,化工出版社,2003微生物遗传学,盛祖嘉,科学出版社,2007,第三版(1987,第二版)InstantNoteinMolecularBiology(分子生物学精要速览),科学出版社,1999MicrobialGenetics,StanleyR.Maloy,SecondEdition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复制、表达与调控微生物遗传育种技术及其发展简

4、史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目的是掌握和利用这些规律,主动地控制、改造生物,使其为人类服务。遗传(Inheritance)指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的现象。(生物繁殖过程中,子代与亲代在各方面的相似现象)变异(Variation)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的差异。(子代个体发生了改变,在某些方面不同于原来亲代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的共同特征,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第一节微生物工业菌种微生物工业菌种:在大规模培养条件下,批量商业性获得微生物细胞或其代谢产物过程中所使用的微生物菌株;或,利用微生物特定代谢过程,规模化加工或转化特定底物或环境物料的

5、微生物菌株。工业微生物菌种基本特征非致病性;适合大规模培养工艺要求;利于规模化产品加工工艺;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能和生产性状;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具有商业应用价值。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来源选种(自然选育):从自然样本中通过筛选与分离获得;育种(遗传育种):在实验室中对保藏的微生物菌株进行遗传改良获得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类天然菌种(Nativestrain):通过自然筛选和分离获得的工业菌种;诱变菌种(Mutagenizedstrain):通过物理、化学等诱变剂在实验室人工诱变自然筛选与分离的菌株所获得产量或/和性状改善的工业菌种;重组菌种(Recombinantstrain):是通过遗传重组技术

6、对菌种进行定向遗传改良获得的工业菌种;遗传修饰生物体(Geneticmodificationorganisms,GMOs):经外源基因导入并因此发生遗传整合和性状改变的生物体;第二节微生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一、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确证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转化:一个品系的生物吸收了来自另一品系生物的遗传物质,从而获得后一品系的某些遗传性状的现象。Griffith实验1928SⅢ活菌,致死小白鼠SⅢ死菌,不致死小白鼠RⅡ活菌,不致死小白鼠RⅡ活菌+SⅢ死菌,致死小白鼠,分离出SⅢ活菌体内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Griffith.F做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Avery实验1

7、944SⅢ型活菌→提取蛋白质+RⅡ活菌→无SⅢ活菌类脂+RⅡ活菌→无SⅢ活菌多糖+RⅡ活菌→无SⅢ活菌RNA+RⅡ活菌→无SⅢ活菌DNA+RⅡ活菌→有SⅢ活菌SⅢDNA→蛋白酶处理→具转化能力SⅢDNA→DNase处理→无转化能力结论: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为DNA体外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1944年Avery.O、Macleod.C、McCarty.M.J揭开了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2、噬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