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和专题赏析教学设计

《定风波》和专题赏析教学设计

ID:20268878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定风波》和专题赏析教学设计_第1页
《定风波》和专题赏析教学设计_第2页
《定风波》和专题赏析教学设计_第3页
《定风波》和专题赏析教学设计_第4页
《定风波》和专题赏析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风波》和专题赏析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之“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定风波》及专题赏析教学设计作者简介:郁红剑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通讯地址:连云港市海州新建西路88号邮编:222023联系电话:15062988458E-mail:haizhongyhj@163.com百度文库账号:渴心2一、【教案背景】:(一)面向学生:中学学科:语文(二)学生课前准备:1、自学课文,完成课前导学案。2、在百度网搜索:《定风波》及苏轼的相关资料。3、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课时】:1课时

2、三、【教材分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上下两片都是从叙事到抒情,作者的感受、襟怀、见解和个性,都是紧密地联系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形象地体现出来的。以具体的日常小事寄寓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以曲笔写胸臆,是本篇的主要特色。师生结合教学过程总结分析诗歌的方法,进而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四、【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总结鉴赏诗词的方法。B、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自主、合作鉴赏本专题的其它诗词。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

3、标:从《定风波》一词中,让学生学习苏轼不退缩、不丧气的旷达精神;从本专题其它作品中,让学生感受苏轼丰富的精神世界。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与学生合作探究《定风波》一词,从中让学生自主总结出鉴赏诗词的方法,然后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小组合作鉴赏感兴趣的苏轼其它诗词,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目的。六、【教学过程】:1、学生介绍词人(学生利用百度搜索苏轼生平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517.htm)【教法说明】学生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苏轼资料,调动学生了解苏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生

4、对苏轼的认识,做到了鉴赏诗歌基本要求“知人论世”。资料整理如下:5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之“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提起苏东坡,虽然他与我们相距近千年,但我们对他并不陌生。因为他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他是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著名哲学家李泽厚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才华横溢的苏轼,他的人生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想应该是“坎坷”。他曾辗转于京城--

5、-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贬官黄州是苏轼在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遭受的深重的政治打击。黄州记录了词人政治上的痛苦,也成就了词人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他在黄州期间的作品: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2、整体感知(百度查找本词的创作背景http://wenku.baidu.com/view/7b486d5f804d2b160b4ec

6、064.html)资料整理如下: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师:我们一起把这首词读一下,读完后,我们请一位同学说说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内容?生:苏轼在路上遇雨,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狼狈逃窜,而是一边走一边吟诗,显得逍遥自在。师:全词在内容上都是围绕“雨”来写的。上阕写途中遇雨;下阕写雨过天晴。初读本词,我们会觉得这首词内容很浅,只是记叙了出门时途中遇雨一件小事。如果我们运用鉴赏诗词最基本最重要的

7、方法——知人论世,你能悟出该词深层内涵吗?生:结合刚才查找的背景资料,词中的“风雨”象征着苏轼人生遭遇的挫折,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他不畏风雨,体现了他豁达乐观的精神。3、赏析词句师: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我们仔细赏析词句,深入词人内心世界,体会词中的深刻含义。谈谈你最喜欢词中哪些语句?请说明理由。5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之“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可利用百度搜集你所喜欢的语句的赏析资料。小组合作交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小组搜索:(http://www.chinese001.com/gzyw/rjkbb/bx04/

8、jxsc/k05-026.jsp)小组代表展示:“莫听”表现词人超然物外的态度。“何妨”不只是超然物外,甚至有点向风雨挑战的色彩。“吟啸且徐行”表现词人潇洒安闲和泰然自若。这体现了词人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旷达的胸襟,暗示了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小组搜索:(http://wenk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