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笔下阿q人物形象塑造

论鲁迅笔下阿q人物形象塑造

ID:20271978

大小:5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1

论鲁迅笔下阿q人物形象塑造_第1页
论鲁迅笔下阿q人物形象塑造_第2页
论鲁迅笔下阿q人物形象塑造_第3页
论鲁迅笔下阿q人物形象塑造_第4页
论鲁迅笔下阿q人物形象塑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鲁迅笔下阿q人物形象塑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塑造指导老师:赵普光学员:吴海华摘要:《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鲁迅通过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暴露了农民的思想弱点,揭示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的人物。本文将从阿Q谜一样的身世背景,独特的性格特征及其形象意义等多方面来解读鲁迅塑造的这一个被喻为“国人灵魂”的人物形象。关键词:  身世背景:精神胜利法、革命、形象意义一、阿Q的身世背景之谜(一)阿Q“三无”的身世:无姓、

2、无名、无籍贯阿Q是一个孤独者,横空出世,没有任何来由。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反复提到阿Q的姓氏问题,但又闪烁其辞,故弄玄虚,实在令人回味。阿Q连姓氏都没有“是旧中国劳动人民没有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尊严的写照”。这似乎非常深刻!但是请想一想,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特意表白“我不知道阿Q姓什么呢?”,阿Q依稀记得自己是姓赵,但这个意识并不清晰,也许是时间太久了吧,也可能有巨大的心理隐痛而备受压抑吧,只是在多喝了酒之后才“手舞足蹈”地炫耀“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很光彩”钱理群王得后:《鲁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

3、69页。俗话说,酒后吐真言,其“真”就是积压在阿Q心理的潜意识冒了出来。而赵太爷呢,他是未庄最有权势的豪绅,与阿Q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本不该与一个低贱草民较劲,可他却主动叫人找来了阿Q,暴跳如雷,“满脸溅朱”,特别是那句“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钱理群王得后:《鲁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69页”其强烈否认之语气背后的潜台词耐人寻味。接着作者写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钱理群王得后:《鲁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69页”。后面作者还煞有介事地写了“我”居然

4、专门去向赵太爷的儿子去核实,且详细记录了查询的过程和结果,这才了事。阿Q就是这般的可怜,在那个宗法制度盛行的时代,他却一无所有!姓氏、名字、籍贯这些可谓是一个人所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可他被通通剥夺掉了。(二)阿Q“三无”的背景:无家庭、无固定的居所、无固定的职业“阿Q是贫民阶层中的贫民,是旧时代一个地地道道的弱者”。阿Q他没有家,在未庄的时候他就居住在那一个四面透风,冬冷夏热,鼠虫乱窜,臭味扑鼻的土谷祠中,但这样一个地方予他而言却像是个宝贝,至少它能够收容他,总比去露宿街头的强吧!阿Q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

5、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钱理群王得后:《鲁迅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71页”。其实说白了就是给别人打工,干点体力活,体力活历来流汗多而挣钱少。当然,阿Q除了能干些体力活,没有其他别的本事了,只能靠出卖体力混口饭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阿Q也有七情六欲,他也曾想有个温暖的家,有个女人能够陪伴他,正是这种炽烈的想法促使他鼓气勇气向赵家的吴妈表白。可是这一场恋爱终究演变成一场悲剧。阿Q不仅为此挨了骂挨了打,甚至连维持生计的饭碗都给砸了,还落得个“臭流氓”的坏名声。阿Q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在毫无保障的生计来源中挣扎,他不但在

6、政治上受到压迫,经济上也忍受着惨重的剥削,这必然注定他的一生是孤独而又贫苦的!二、阿Q的独特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作品突出地描绘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同时又表现了他的性格里其他许多复杂的因素。阿Q的性格是充满着矛盾的。一方面,他是一个被剥削的劳动很好的农民,质朴、愚蠢,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毒害,保持着一些合乎“圣经贤传”的思想,也没改变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特点,他维护“男女大防”,认为革命便是造反,很鄙薄城里人,因为他们把“长凳”叫做“条凳”,凡是不合于未庄生活习惯的,在他看来都是“异端”。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个失掉了土地的破

7、产农民,到处游荡,被迫作为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并不佩服赵太爷,钱太爷,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还觉得未庄的乡下人可笑,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没有见过杀头。阿Q性格的某些特征是中国一般封建农村里普通农民所没有的。既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又从自轻自贱到自尊自大,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的典型性格。出现在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一方面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后近代中国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为阿Q本身的具体经历所决定,鲁迅从雇农阿Q的生活道路和个性特点出发按照自己

8、艺术创造上的习惯,从而成功塑造了一个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   阿Q精神的第一个特点是“自尊癖”。阿Q本是极卑微的人,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人们忙碌的时候才记起他,一空闲,便把他忘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