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

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

ID:20272893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  _第1页
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  _第2页
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  _第3页
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  _第4页
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  本文所说的弥勒信仰,即佛教净土宗弥勒门派的弥勒净土信仰。东晋十六国至隋唐时期,佛教净土宗门派主要有四,即弥陀、弥勒、观音、十方诸佛[1]。弥勒门派虽然仅为其中之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却较另三个门派为大[2]。在高昌至西州时期也大致如此。  弥勒梵姓Maitreya,或译为慈氏(按称弥勒为慈氏有多说,此处仅取其一),相传原出南天竺婆罗门种姓。他一生分为上生与下生二个阶段,因而所谓弥勒信仰,亦分为上生与下生二个信仰。上生信仰指弥勒以菩萨身分,上生兜率天宫,也就是所谓慈宫的信仰。信众死后均可

2、往生兜率天宫即慈宫,免除轮回,永不退转。其代表经典为北凉沮渠京声所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下生信仰指弥勒以佛的身分,下生转轮圣王所在国土的华林园内龙树下成正觉的信仰。相传弥勒在兜率天宫,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又将下生,继承释迦牟尼佛位。并将三会说法,初会九十六亿人,次会九十四亿人,三会九十二亿人,一齐获得所谓“阿罗汉果”。这个未来世界,无限美好,没有水火、刀兵、饥馑之灾,人寿四万八千岁,安稳快乐,说之不尽。信众即使未能往生兜率天宫,在此世界,亦能无忧无虑,福寿绵长。其代表经典为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佛说弥勒

3、下生经》(一卷)和《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亦一卷)。此二个信仰,在高昌至西州时期,都拥有广大的信众,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地方不同,情况有异,其发展与中原并不同步。因此,有必要进行讨论。  今新疆吐鲁番地区,也就是历史上的高昌和西州地区,何时开始流传佛教,传世文献没有记载。从道理上说,该地区自汉以降,便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枢纽,佛教主要由该地区传入中国,该地区流传佛教应该甚早。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早年,重松俊章先生推测:高昌佛教的传入,在三国之后,东晋之前,亦即西晋五十年间。高昌佛教与龟兹佛教不同。龟兹佛教直接由

4、印度传来,属于印度佛教;而高昌佛教却多由中国传来,属于中国佛教[3]。此一论断非常正确。吐鲁番出土最早的有纪年佛教写经,为西晋元康六年(296年)三月十八日竺法护译写《诸佛要集经》,以及西晋永嘉二年(308年)二月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足以证明,该地区流传佛教,确实始于西晋。而在此之前,高昌仅是一条佛教传入通道。我曾经指出:“高昌虽然地处边疆,文化却全是由中原而来的汉文化。”[4]意思与重松俊章先生相同。即高昌本地并不直接接受由西域传来的佛教,高昌的佛教是由西域经高昌传入中国再由中国反馈回到高昌的中国的佛教。明白了

5、这一点,就会对高昌地区弥勒信仰的形成,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弥勒信仰在中国流传,始于东晋十六国末期,再由中国反馈回到高昌,则至早也只能在南北朝初期。以下分上生与下生,概述弥勒信仰在高昌和西州流传的情况。  (一)弥勒上生信仰  关于高昌地区弥勒上生信仰的流传,研究者很自然地认为,应始于北凉沮渠京声在高昌翻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5]。但此说实际存在问题。关于沮渠京声译出此经,主要有二条记载:一为《出三藏记集》卷二《新集撰出经律论录第一》。该录于《弥勒》、《观世音》、《禅要》、《泥洹》四经后附注云:“右四部,凡五

6、卷。宋孝武帝时,伪河西王从弟沮渠安阳侯(京声)于京都译出。前二观先在高昌郡久已译出,于彼赍来京都。”一为同书卷一四《沮渠安阳侯传》,该传记京声先到于阗,从天竺法师佛陀斯那受《禅要》,然后云:“既而东归,于高昌郡求得《观世音》、《弥勒》二观经各一卷。及还河西,即译出《禅要》,转为汉文。居数年,魏虏拓跋焘伐凉州,安阳宗国殄灭,遂南奔于宋。……初出《弥勒》、《观世音》二观经,丹阳尹孟见而善之,请与相见。……”《高僧传》卷二《昙无谶附安阳侯传》同。显然,沮渠京声的译经与出经,时间、地点并不相同。译经时间大致在433年前后,地点

7、在高昌;出经时间在439年北凉灭亡之后,地点在江东。也就是说,此经虽在高昌翻译,但实际并未在高昌流传。然而,此经是否也未在河西流传呢?我认为应该曾在河西流传。北凉沮渠氏世代信奉佛教,京声作为北凉宗室,将此经由高昌带到河西,不可能不给亲朋传观。沮渠京声于亡国之后,逃到江东,大概为了赢得当地佛教人士的好感,才故弄玄虚,说此经至此始公开面世。但此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当然,也不能认为,在沮渠京声译出此经之前,弥勒上生信仰就不可能流传。  据《高僧传》卷五《释道安传》:前秦建元二十一(385年)以前,道安在长安,已“每与弟子

8、法遇等,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可见在沮渠京声译出《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之前半个世纪,弥勒上生信仰已在中原流传了。此中原流传的弥勒上生信仰,应该另有所本。但吐鲁番出土北凉太缘二年(436年)四月中旬令狐广嗣、史良奴等在河西酒泉写《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下题记,明确表示愿意“舍身先生弥勒菩萨前”,时间在沮渠京声翻译《佛说观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