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

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

ID:20291347

大小:68.6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1

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_第1页
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_第2页
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_第3页
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_第4页
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课堂教学三境界[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名师的教学之所以得到广泛赞誉,关键是能把课教“活”,即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如何把课教“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力求达到三境界:第一境界__课的开头,力求“引人入胜”;第二境界__课的中间,力求“波澜起伏”;第三境界一一课的结尾,力求“余音不绝”。[关键词]语

2、文教学;教师;学生[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⑻2-4808(XX)06-0070-04怎样的语文课,才是好课?评价的标准众说纷纭。语文界的前辈吕叔湘先生曾高度概括为一个字:“活”。吕老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在这里,吕老把课的“活”与教师的“成功”划上了等号,足见教师把课上“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吕老的这个“活”字,可谓一字千金,其内涵自然十分丰富,它包含着活泼、活跃、活灵活现、生龙活虎……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活”的反面,“活”的反面就是“死”:死板、死

3、寂、死记硬背、死气沉沉……反差之大,显而易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毫无疑问应该高扬吕老所倡导的“活”字大旗。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由此可见,把课教“活”了__课堂气氛就不会沉闷凝重,而代之以轻松热烈;教师的教就不会枯燥乏味,而代之以生动有趣;学生的学就不会被动疲乏,而代之以积极主动。那么,如何把课教“活”呢?我认

4、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力求达到这样“三个境界”。一、“转轴拨弦三二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第一个境界__课的开头,力求“引人入胜”。白居易笔下琵琶女的出神入化的演奏,在演奏之始一转轴”一“拨弦”,就己“先有情”,这“三二声”真可谓先声夺人。一堂语文课特别是新授课要取得成功,也应在导入阶段就精心设计好这“三二声”,制造“兴奋点”,诱发学生产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情感,使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到教师为之营造的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来。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昂和智

5、力振杳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大师的话从反面强调了“引”之重要、“导”之必要。教材中那些文质倶佳的作品,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一个恰如其分的导入,就好似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沟通了彼此的心灵。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须充分虑及课文的类型和特点,同时顾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从而从文本与学生两方面入手,找准切入点,力求导出重点、导出情趣、导出新意来。导入无定法,关键在得法。就拿课题的出示来说吧。在教朱自清先

6、生的散文《绿》时,我先让学生说出古代描写春天的诗句,然后定格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把它书写在黑板上。我说:说来也巧,王安石的这句诗正好包含了一位现代作家所写的两篇散文的标题,同学们能否找出来?待同学们找出来后,我就擦掉诗句中的五个字,剩下“春”和“绿”两个字。我说,《春》在初中已学过,《绿》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新课。春天是充满绿色的,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几次写到“绿”?于是,学生们纷纷背诵起《春》中描写“绿”的精彩语句。在一片浓浓的“绿”意中,我接着说:今天我们学的散文《绿》却并

7、不是写春天的绿,而是写秋季的绿。说罢,就再擦去黑板上的“春”字,只剩下一个醒目的“绿”字__这便是课题。然后说:“秋季,按理说是秋风萧瑟、黄叶遍地了,而浙江仙岩的梅雨潭却依旧充满着绿,充满着奇异的绿、醉人的绿。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朱先生一起去游览,尽情地赏绿、品绿吧。”这个导语,用一句诗引出同一作者的两篇散文,带出了新的课题,是学生们始料不及的,也使他们感到新鲜有趣;重提《春》,自然地导入《绿》,此乃温故而知新,且可将春之绿与秋之绿相比较;以咏春诗句引出课题,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对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

8、也极有好处。如果说,上例的课题是“千呼万唤始出来”,那么,下例的课题则是一上场便亮相。在学习鲁迅小说《药》时,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中央写了一个大大的“药”字,然后在“药”字前面画了三个方格,要求学生添上三个字,与后面的“药”字组成一个成语。一位学生上去,组成了“灵丹妙药”;接着,我又在“药”字后面画上三个方格,要求学生也添上三个字,与前面的“药”字组成一个成语。一位学生上去,组成了“药到病除”。当黑板上出现这两个成语后,我说:一个人得了重病,总希望得到“灵丹妙药”,并企盼“药到病除”。那么,鲁迅的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