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人腹泻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型

致人腹泻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型

ID:20294243

大小:6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致人腹泻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型_第1页
致人腹泻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型_第2页
致人腹泻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型_第3页
资源描述:

《致人腹泻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致人腹泻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型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感染科湖北武汉430085摘要:目的:探讨产气荚膜梭菌与食物中毒之间的联系。方法:采集腹泻病人的粪便样品,进行生化鉴定和细菌分离培养,设计针对cpa、cpb、etx、iA、cpe及cpb2序列的6对特异引物,并采用多重PCR方法,对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0份样品中,分离出10株产气荚膜梭菌,且均为A型,其中5株扩增cpb2基因。结论:产气荚膜梭菌是导致人类发生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而重要的致病因子可能是其β2毒素。关键词

2、:致人腹泻;产气荚膜梭菌;多重PCR;基因分型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是人兽皆可感染的病原菌[1]。由于气荚膜梭菌是人与动物肠道内的常见菌,因此其为引发人类腹泻与食物中毒的一个重要诱因。为了对气荚膜梭菌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对腹泻病人的临床样品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型,以对引起食物中毒和腹泻的状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釆集腹泻病人的临床粪便样品共计50份,不同个体的粪便样品分开收集,并标注编号以区分不同病患的样品。1.2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取6g粪便样品,加入灭菌生理盐水

3、50mL,以1000r/min速度搅拌充分后,离心lOmin,取上清液lmL接种10mL的紫牛乳培养液,送入厌氧培养罐进行43°C厌氧培养9-12h。对出现爆裂发酵的培养液,划线于TSC平板后,进行43°C厌氧培养24h,挑选疑似菌落进一步分离纯化。挑选平板上黑色菌落接种接种鲜血琼脂平板,经厌氧培养24h后,挑选出现双环溶血的菌落,进一步采用标准化试剂盒进行生化鉴定。1.3菌株的基因分型1.3.1PCR引物设计根据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序列见表1。1.3.2多重PCR扩增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缓冲液、混

4、合引物、火菌超纯水,DNA模板10μL,TaqDNA聚合酶lμL,以50μL火菌石蜡汕覆盖。反应程序:94°C变性lmin,55°C退火lmin,72°C延伸lmin,共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C延伸lOmin。待PCR反应结束后,取8μLPCR产物经40min电泳后,观察扩增片段的大小。1.结果通过细菌分离鉴定,鉴定出的产气荚膜梭菌有10株。经电泳鉴定,这10株产气荚膜梭菌出现大小为324bp的特异性条带,未扩增cpb、etx和iA特异性条带,说明10株均为A型。10株细菌均未扩增

5、出CPE的特异性条带,但奋5株扩增出针对cpb2的特异性条带。2.讨论产气荚膜梭菌是人与动物肠道内的常驻菌种,苏毒力主要取决于苏产生毒素的能力。由于产气荚膜梭菌作为导致人类发生腹泻的病原菌,因此苏作用不容忽视。产气荚膜梭菌的CPE和β2毒素与致腹泻具奋显著相关性。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不仅设计针对四种分型毒素的引物,还增设针对CPE和β2毒素引物。在10株分离株中,冇5株扩增cpb2基因,表明β2毒素在导致人类发生腹泻的过程中产生一定作用,但其致病机理尚不明确,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据

6、相关研究报道[2],产气荚膜梭菌导致人类腹泻的主要毒素是CPE,但经本次研究发现,所分离的10个菌株均未扩增CPE基因,这表明,除CPE外引起腹泻的毒素另有他物,如β2毒素。为有效的控制腹泻的发生,需从病因着手。第一,加强食品安全检查,阻止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对其可能发生人规模繁殖的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第二,慎用抗生素[3】。滥用抗生素,不仅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还可能造成产气荚膜梭菌的大量繁殖,致使腹泻的发生,因此使用抗生素须遵照医师的建议。综上所述,产气荚膜梭菌是导致人类发生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7、而重要的致病因子可能是其β2毒素。参考文献:[1】胡贺,覃宗华,王艳华等.不同地区鸡源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型鉴定和药敏试验[J].畜牧与兽医,2015,47(10):28-34.[2】张艳,李兰兰,黄艺华等.鸡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中国兽医杂志,2015,51(4):73-76.[3】冶贵生,马玉花,张爽等.A型产气荚膜梭菌tetB(P)耐药基因核苷酸序列与蛋白结构分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5,50(4):160-16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