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芝一带汉人拓垦

清代三芝一带汉人拓垦

ID:20303404

大小:31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9

清代三芝一带汉人拓垦_第1页
清代三芝一带汉人拓垦_第2页
清代三芝一带汉人拓垦_第3页
清代三芝一带汉人拓垦_第4页
清代三芝一带汉人拓垦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三芝一带汉人拓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清代三芝一帶漢人的拓墾                  溫振華(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一、前言三芝北鄰石門,南界淡水,東處大屯火山地形的西側,放射狀的溪流由東南流向西北,陳厝溪、埔頭溪、八連溪、北勢溪以及部份的大屯溪,將三芝畫成溪流與山崙相間的景致。三芝與石門、淡水相連,且地形類似,在漢人拓墾過程中,彼此關係至為密切,探討時也將有所述及。本文從三芝一帶的平埔族社別、漢人祖籍別、拓墾的時間、土地取得方式以及個別族姓的移墾例子,觀察拓墾的景況。由於一些地契的發現,對於進一層的瞭解有極大的助益。二、平埔族社的分

2、布平埔族部落分布,包括社址與地權領域,是我們探討清代漢人移墾的重要基礎。平埔族在清代納餉成為「熟番」後,官方劃分其地權領域時當兼顧其傳統的生活範圍。雍正13年(1735)圭柔社的賣地契提供我們三芝平埔族社分布的重要訊息:立賣契人主柔社土官達貓勞眉、著加萬、加里溪、番眾龜劉、打里媽、其東罕、大頭萬等緣本社界內有荒地一所,士名大屯仔山腳,西至海,南至戶尾與施茂交界,此主小圭籠八達溪為界,四至界限明白。(平山動,1934:95)這個契字告訴我們,至柔社北至八連溪,南至淡水施茂墾地。如此,我們得知三芝八連溪以南有圭柔

3、社的領域。八連溪以南三芝境內,除有圭柔山社的領域外,根據有限的地契觀察,可能有小部份的範圍屬大屯社與外北投社所有。關於大屯社,在清代台灣地圖中最早最精確的「皇輿全覽圖」中,清楚的標出「大屯社」,位在兩條大溪間的河口處,就現今地圖比對,南邊當為大屯溪,北邊當為八連溪。再就地名觀察,「番社前」「番仔崙」一帶,當為大屯社社址與部份領域所在。(溫振華,1998c:8)「番社前」就行政區屬淡水鎮,「番仔崙」則歸三芝鄉。此外,光緒18年(1892)的一張賣地契,顯示三芝東南角山地一帶,可能有部份屬外北投社領域:立杜賣盡根

4、山園埔地契字人黃闊嘴,有承父明買過陳國清山園埔地壹所,址在滬尾百六確庄大屯山頂桶仔樹林,坐落土名番仔坪,東至夏坤山山為界,西至楓樹湖崁為界,南至溪底為界,北至桶山頂分水為界,四至界址明白,年納北投社夏光興番口租銀貳錢正,歷掌無異。今因乏銀別用,愿將此山園埔地內帶什物等件盡行出賣。先問房親人等不欲承受,外託中引向陳火盛出首承買,同中三面議定時值杜賣盡根銀價壹佰陸拾大元正,其銀即日同中交嘴親收足訖,即好山園埔地踏明四至界址,交付買主盛錢去掌管收稅納課永為己業。保此山園埔地係是嘴承父明買自己應得之業,與別房親疏人

5、等無干,併無重張典掛他人財物及上手來歷交加不明。……光緒拾捌年拾壹月 日立杜賣盡根山園埔地         契字人黃闊嘴黃闊嘴賣契中的番仔坪在淡水鎮內西六戛(百六確)大屯山上,既然百六戛屬外北投社所有,與其札連的三芝鄉東南山地有可能也是該社的領域,詳情當待舊地契的發現。至於八連溪以北至石門,皆屬小雞籠社的領域。(溫振華,1998a:17)小雞籠社的社址在何處?乾隆37年(1772)小雞籠社的給佃批提供了重要訊息:立給永佃批小圭籠社土目馬眉、社丁離氏、甲頭己力氏,有自己荒田一所,坐落土名新庄社前崙頂,東至坑,

6、西至陳注觀田,南至山腳憑溪為界,此主謝家田為界,四至踏明。今因番等乏力開墾,托中招出漢人曾君英出頭承墾,時值價銀四十大員銀,即日同中收訖。荒田就聽君前去管耕,不敢阻擋,後日永為己業。等不敢言找言贖,亦不敢藉端滋事擾害。倘若君日後若要回唐,將田任其退耕變賣以充工本之資。保此荒四乃自己物業,與他番無關。……再批明:開墾至第三年以對永納番口糧租粟三石,再照。乾隆三十七年正月日立給永佃批人社丁離氏土曰馬眉甲頭己力氏白番阿三     白番巴里那     白番志婆     白番巴仔連(盛清沂,1965:61-62)契字中

7、這塊小雞籠社給漢人佃墾的土地在「新庄社前崙頂」,由此可知小雞籠社在「新庄」,約在今三芝鄉新庄子番社後一帶。就以上的敘述,平埔族社址在三芝者為小雞籠社,在新庄子番社後一帶。至地權則可能分屬小雞籠社、大屯山社、圭柔山社、外北投社,而往三社可能有部份社民共組圭北屯社。三、漢移民祖籍別三芝與石門、淡水地形相近,因此探討漢移民祖籍別時,與淡水地區一起觀察或許較為合宜。淡水地區最早的庄別祖籍別資料,是1875年《淡新檔案》中的庄別戶口資料。不過內容非常簡略,淡水地區僅有雞北屯庄與大屯社庄,前者的祖籍別中閩籍32戶100人

8、,粵藉14戶62人,後者為閩籍庄落,有22戶97人。我們不清楚其選擇庄別的標準,其次對戶口數偏低的情形也不瞭解。(台灣分館藏《淡新檔案》微捲)1926年日人街庄別漢人祖籍別調查,首次有較確實的統計,以下是三芝、淡水、石門等三庄祖籍別百分比表:  祖籍別庄名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三芝庄同安60.1%汀州30.2%漳州9.7%淡庄庄同安52.6%安溪21.8%三邑15.6%永春8.1%漳州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