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书香之气 蕴文化之韵

凝书香之气 蕴文化之韵

ID:20305388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凝书香之气  蕴文化之韵_第1页
凝书香之气  蕴文化之韵_第2页
凝书香之气  蕴文化之韵_第3页
资源描述:

《凝书香之气 蕴文化之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打造书香校园计划“唯有读书方宁静,最是书香能致远”,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人起着巨大的熏陶作用。为此,我校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即: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各方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校成为传承优秀文化的阵地,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创造爱书和尊重书的气氛,要对书怀有崇敬的感情”——我想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就在于此。一、涵养文化,以读书为基础,展示书香校园的活力与韵味。营造书香校园,建设学习型组织,锻造学习型人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所在。我校地处农村,校园面积较小,设施不优,唯有走内涵发展之路,彰显出学校文化才有发展。在开学

2、初我就把建设“环境优美,文化浓厚,恬静雅致”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形象目标,而读好书恰是这一目标的最基本着眼点。为推动教师读书,培养教师阅读习惯,学校注入资金给全体教职工购书、订报、订刊,如《心灵鸡汤》《没有围墙的学校》《班主任怎样说话》等几十种教育书籍,要求教师一读教育专著,写好笔记,研究性阅读,铺垫理论底子;二是进行欣赏性阅读,丰富文化低蕴;三读名师实录,全程记录,进行自省式阅读;四读报刊杂志撰写心得,进行主题性阅读。五读人文读本,进行潜沉式阅读,浸润心田。同时要求在阅读过程中,把获得的信息、知识、技能转化为自己教学实践行为,又把实际工作中遇到

3、的问题以反思当作课题来研究,在实践中思考,从而达到工作与学习的完美结合。3为从整体上全面提高,提倡教师每天保证半小时阅读时间,要求教师读有思考,读有感受,读写同步。同时我校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定期举办教师读书座谈会,在会上大家美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彼此交流最近读的一本好书,提炼出最有价值的思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和大家一起分享阅读心得,追问教育的本质。通过读书,营造书香校园,教师的知识与教法得以充实,涵养得以升华,能力得以提升,方法得以健全。各项组织活动得以有质量地开展,特别是在党建工作中,我们的做法更是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首肯,其经验在全县

4、党组织中全面推广。二、着力培育,以课程文化为中心,建立书香校园主阵地。培育学生阅读习惯,通过阅读使他们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启迪。从实施之时起,我校就着手课程改革,通过早读、晚读、阅读课(校本课程)等时间以师生共读,阅读自省等方式,形成阅读引领成长的基本体系。通过教师辅导,撰写心得,广播美文,同学互评,展示成果等活动形式,养成师生自觉阅读的基本习惯。通过实践活动,主题班会,倡导主题性阅读,紧扣时事脉搏,构建以“爱”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综合阅读课程。本期我们就开展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阅读活动,效果很好。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

5、。我们的课堂变得儒雅,从容、纯正、有味,充满生命的活力。数学老师张璐在讲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从钓鱼岛事件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该课已获得今秋全县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化学教师在讲授《铁与铁的化合物》3时,将铁、铁离子、亚铁离子比喻为活雷锋,铁公鸡和市绘小人的为人品质,引发学生的人生思考;语文、外语、历史、思品等学科更充满浓浓的书香气息,内含丰富的文化低蕴,常常灵气勃发,灵光闪现,震撼人心。通过着力培育,营造书香校园,我们的学生书生意气明显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文明行为习惯悄然发生变化,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谈笑风生,尊师重教的传统

6、美德在这里已蔚然成风。三、拓展空间,以家庭文化为依托,倡导学习型家庭建设。家庭是学校的延伸,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积极倡导亲子阅读,倡导学习型家庭建设,把阅读从学校延伸到家庭,让家庭浸润书香。我想以明春为契机,举行快乐读书活动,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发出书香家庭的读书倡议,倡议家长们创建以“重家教,重学习,做孩子好榜样”为主题的学习型家庭,创建“人人有书读,家家飘书香”的良好家庭学习氛围,要求每个家庭努力做到每年至少订阅一份报刊或学习期刊,指导孩子合理安排假期读书时间,电视新闻节目时间,和家人一起开一次“家庭读书会”交流心得等活动。总之

7、,书香校园的建设,为校园文化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其文化潜入每一位师生的心灵,迸发出激情,从而投入到丰富而生动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一步踏实的脚印都佐证着书香之气作为校园文化寓于外而含于内,历久而弥新。它的内涵始终引领着我校持续健康发展。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