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第二章_茶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茶文化第二章_茶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ID:20316133

大小:4.81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0-10

茶文化第二章_茶的起源与发展课件_第1页
茶文化第二章_茶的起源与发展课件_第2页
茶文化第二章_茶的起源与发展课件_第3页
茶文化第二章_茶的起源与发展课件_第4页
茶文化第二章_茶的起源与发展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文化第二章_茶的起源与发展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茶文化第二章茶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章茶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茶的发现与最初利用第二节茶的起源-源于中国第三节饮茶业的开始第四节兴盛的唐代茶文化第五节宋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第六节茶的早期传播第二章茶的起源与发展第五节宋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第六节茶的早期传播第四节唐代茶文化1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2唐代茶文化的发展3陆羽及其《茶经》的历史功绩(1)茶饮的广泛盛行(2)文人介入,诗文吟诵(3)茶叶专著的出现(1)唐代茶叶产地(2)唐代的茶叶生产和贸易(3)唐代茶叶品茗第五节宋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1.茶区不断扩展,产量得到提高2.制茶技术得到改进(出现了散茶的生产,但同时团茶的制作也达到了顶峰。

2、)3.皇室贵族的大力提倡(斗茶之风盛行等)4.饮茶风俗深入平常百姓家(“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宋.吴自牧《梦梁录》)2制茶技术改进(1)饼茶开始《茶经》引三国时魏人张揖《广雅》:“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茶叶加工最早的记载)《茶经》记载:唐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四类。粗茶——将采来的茶叶、芽、梗一起切碎待用。散茶——仅用采下来的芽叶。末茶——将茶叶烘烤碾成茶末。饼茶——将茶叶蒸、压成饼后烤干,再捣碎成末。饮法有两种:一种是将

3、茶放入瓶缶之中,以沸水注入而饮;也有的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一起煮饮。(2)宋代团茶北宋初年的大龙、凤团茶八饼一斤。小龙团二十饼一斤。密云龙二十饼一斤,分装为两袋,称为“双角团茶”。团茶是饼茶的一种,但制作更加精美。2制茶技术改进(3)散茶王祯《农书》记载,散茶源于元朝。不过,元代散茶尚未普及,还处于饼茶与散茶混用状态,即便饮散茶,也大多碾成茶末,依然是唐宋遗风。明代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凤团茶,从而导致了饼茶的衰微,促使了散茶的崛起。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再加工茶:花茶2制茶技术改进3皇室贵族的大力提倡

4、斗茶的之风盛行斗茶又称为茗战,是宋代茶人评比茶叶品饮技术的高下,形成的一整套品饮抹茶(细末绿茶)的艺术.斗茶要经过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燲(xié)盏、点茶六个步骤。   灸茶,是把茶饼放到炭火上去烘烤。   碾茶,把烘烤过的茶饼碾细。   罗茶,用细绢做的茶筛筛下碾好的茶。   候汤,就是煮开水。   燲盏,是把茶盛放到火上面灸热。   点茶,是把煮好的开水冲到装有茶末的茶盏内,并把水与茶调匀。斗茶,不但是斗茶的品质,更是斗技艺、斗经验、斗器具。斗茶之前,往往需先鉴别一下茶饼,其方法有三:一是以色辨,“色莹彻而不驳”是为上品;二以质辨,要求茶饼“缜绎而不浮”、“举之

5、凝结”;三以声辨,要求茶饼“辗之则铿然”。达到以上要求,就是“真品”。点茶是先将茶粉加入少量开水调成膏状,然后用茶筅击拂,使汤花显现,以汤花色泽鲜白、茶面细碎均匀为佳,而且汤花与盏咬紧,保持时间长为胜。整个过程深入细致、适情适意、注重人的感官享受和审美情趣。茶书的繁荣宋代有关茶的书籍不断增多,两宋的茶书统计起来约有三十本,内容也比唐代的更为广泛,记述采茶制茶:《北苑茶录》论述茶的品质与品饮方法:《茶录》、《品茶要录》、《大观茶论》专门描写宜茶之水:《述煮茶泉品》还有众多的关于茶业经济法规的书籍。宋徽宗:《大观茶论》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

6、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宋徽宗:《大观茶论》“白茶自立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培,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世人评价宋徽宗:“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宋史》记载:“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

7、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于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及童贯用事,又佳兵勤远,稔祸速乱。他日国破身辱,遂与石晋重贵同科,岂得诿诸数哉?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犹告武王以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况宣、政之为宋,承熙、丰、绍圣椓丧之馀,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记》,不由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茶圣陆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