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对靺鞨的认识

古代日本对靺鞨的认识

ID:20319102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古代日本对靺鞨的认识  _第1页
古代日本对靺鞨的认识  _第2页
古代日本对靺鞨的认识  _第3页
古代日本对靺鞨的认识  _第4页
古代日本对靺鞨的认识  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日本对靺鞨的认识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代日本对靺鞨的认识  〖内容提要〗日本史料中的“靺鞨(国)”,是指东北欧亚大陆地区靠近日本海的靺鞨部或库页岛附近早与日本有过交流的靺鞨部族的居住地区。日本雅乐中的“新靺鞨”是靺鞨部族传统的舞蹈,后来由靺鞨人通过某种渠道带到日本,被赋予“新靺鞨”之名。靺鞨,在古代日本被赋予的意义为日本北边的一个蕃邦。  〖关键词〗靺鞨“新靺鞨”北土蕃人  在古代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关系史上,渤海国与古代日本的政治交涉和经济、文化交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相形之下,此前或大体同时期的其它一些部族集团,如靺鞨与日本之间的往来与交涉的情况,都隐而不彰,非但如此,有些实际上并非关乎渤海的史事,也因此被系

2、于渤海。本文试对日本史料中的涉及“靺鞨”的记载摘出,并试对其性质作以讨论。一,日本史料所见的“靺鞨”、“靺鞨国”  《续日本纪》(卷八)元正天皇养老四年(720年)正月丙子条载:  遣渡岛津轻津司从七位上诸君鞍男等六人于靺鞨国。观其风俗。该条史料记述的是奈良朝廷派遣渡岛的津轻地方的长官带领六名下属前往靺鞨国,考察风土民情。这是日本史籍中关于“靺鞨国”的最早记录。这条记事,作为古代日本北方开发史上的著名事件,近年,随着北方史研究的升温更被频频提起;不过,关于史料本身,还有许多不明之处。例如“渡岛津轻津司”,其所在位置至今没有能够确认,但其范围大体当不出日本海西岸偏北一带。靺鞨人海上航行到日本

3、列岛在8世纪以前就已开始,并且已知,其时,倭王权和靺鞨部族,已经通过阿倍比罗夫与所谓“肃慎”人的沉默贸易,发生了间接的关系[1]。按照中国史籍中“肃慎”与“靺鞨”两个古代部族间的承继关系,以及它们在日本正史中音训上的相似(アシハセ,相对应的汉字是“阿志婆世”),“靺鞨国”往往被视做北海道北部、东部,即所谓鄂霍次克文化圈一带[2]。  这一条史料还容易导致另一种解释,即渤海国的别称。因为此时,渤海建国已经20多年,并且这一时期的渤海,在唐朝常常因其部族名而被称做靺鞨,所以,这里的“靺鞨”似乎也不能排除是渤海的别称的可能性。果如此,则日本奈良朝廷派出使节的对象国似乎也可以指渤海[3]。当然,由

4、于当时渤海对大多数靺鞨部尚未达成统一,所以此处的“靺鞨国”似乎还可能泛指渤海以及渤海领之外的其他靺鞨部[4]。  《日本书纪》没有使用“靺鞨”,而是以“肃慎”统称大陆北方部族。《续日本纪》没有沿用“肃慎”旧称,而恢复了靺鞨的本来名称。这其中,除去含有史籍编纂者接收到的来自大陆的新信息外,从“靺鞨”到“肃慎”,可能也不是简单的替换,其所指代的地域也可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派往“靺鞨国”的诸君鞍南,其位阶是从七位上,这是非常低级的位阶。与此相对,728年,渤海第一次遣日本使团完成使命归国之际,日本政府派出从六位下引田朝臣虫麻吕为送渤海客使;740年,派出以从五位下大伴宿祢犬

5、养为遣渤海使;758年,授予归国遣渤海大使小野朝臣田守从五位上,副使高桥朝臣老麻吕从五位下。此后日本派往渤海的使节团大使的官阶也均在六位以上[5]。据此可以推断,此次出访的目的地不大可能是渤海。  727年(日本神龟四年),渤海首次向日本派出使节团之际,日本的朝廷对渤海的记录是“渤海郡王使首领高齐德等八人,来着出羽国”,“渤海郡者,旧高丽国也”[6]。前者,即“渤海郡王使”,当是渤海使节对出羽的地方官的自我介绍。需要指出的是,渤海在与日本二百多年的交往中,从未以“靺鞨国”自号过。后者“旧高丽国”当是史官对渤海前史的追溯,其根据很可能是渤海使节递交给日本天皇的国书内容[7]。如果720年诸君

6、鞍男等为考察“风俗”而专程前去的“靺鞨国”就是渤海,那就不至于约70年后,《类聚国史》[8]才披露渤海建国初期的光景:“渤海国者,高丽之故地也。天命开别天皇七年(668年),高丽王高氏,为唐朝所灭。后以天之真宗丰祖父天皇二(698年)年,大祚荣始建渤海国。和铜六年(713年),受唐册立其国。延袤两千里,无州县馆驿,处处有村里,皆靺鞨部落。……。”如果“靺鞨国”就是渤海国,以上的情景,应是诸君鞍男受命观察风俗时就应当看到、并已为日本奈良朝廷所了解的。从这一处细节也可以看出,诸君鞍男等人所到之处很可能并不是渤海国。  在日本东北部宫城县,有著名的日本三古碑之一的多贺城碑[9]。多贺城建于神龟元

7、年(724年),为按察使兼镇守将军大野东人所建,碑立于天平宝字六年(762年)。碑文刻记了多贺城的位置:“去京一千五百里;去虾夷国界一百廿里;去常陆国界四百十二里;去下野国界二百七十四里;去靺鞨国界三千里。”仅仅从里数上看,“靺鞨国”不可能在北海道,以多贺城为中心展开3千里半径,则恰好可以到达大陆和库页岛地区。  《令集解》公式令“远方殊俗”条载:“凡远方殊俗人,来入朝者,所在官司,各造图画,画其容状衣服,具序名号处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