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法则》之五香肠法则0331

《生活法则》之五香肠法则0331

ID:20326848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生活法则》之五香肠法则0331_第1页
《生活法则》之五香肠法则0331_第2页
《生活法则》之五香肠法则0331_第3页
《生活法则》之五香肠法则0331_第4页
《生活法则》之五香肠法则0331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法则》之五香肠法则033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股份太原分公司学习园地一些非常重要的社会规律和生活法则,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中。掌握它们,会帮你发现事物真相,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和人性;合理运用它们,许多复杂和疑难问题会迎刃而解。第6页共6页股份太原分公司学习园地只管享受美味好了香肠,是绝对普遍的快餐食品,不但美味,还可以为人节省大量用在烹饪上的时间,所以人们,尤其是那些成功人士、准成功人士,多以香肠为至爱食品。就在人们大吃特吃之时,有好事者阿瑟•布劳里克在他的《墨菲法则第二卷—―再谈为什么事情会不对头》中推出了一个香肠法则,大意是警告爱吃香肠的人,绝对不要去了解香肠的生产过程。真是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因为

2、香肠的制作过程实在可以让人倒尽胃口,甚至让人对香肠的美味产生无限的怀疑,慢慢地你就会丢掉吃香肠的嗜好了。阿瑟•布劳里克的真正用意不是想提醒人们去关注香肠的制作过程,他绝对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对于和香肠一样的一切结果美好而过程糟糕的事物,大家只需注意结果就可以了。布劳里克的妙想来源于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一句名言:“世上有两物,爱好者不当去观察其制作过程。两物者,一为香肠,一为法律。”法律是在不断的修修补补中完善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所以,这纯属正常。而香肠的制作过程也是可想而知的,其中有些许不尽人意,也是应该给予理解的。问题是“铁血宰相”何以要把两者硬

3、生生地连在一起,就不得而知了,想必有什么深意,估计和阿瑟•布劳里克的用意绝无二致。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不只是香肠的加工过程不能看,其他食品的制作过程何尝不是脏不忍睹。同样,食品之外的各个领域、各个生活角落也都存在许多有碍观瞻的是事情,如果我们事无巨细地都要看个清楚,看个透,恐怕活着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也就是说,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好好地活着,大不了接受香肠法则的忠告—―眼不见心不烦,管它过程怎样,只要有好结果,何苦要自寻烦恼呢。别苛求尽善尽美有一天,汗武帝与宠臣寿王和东方朔谈论什么东西最干净的问题。汗武帝问:“世上以何为净?”寿王说:“以

4、水为净。世间万物脏了,用水洗一洗就干净了。”东方朔听后不以为然,反问道:“如果有人把尿渗入酒里,还能以水为净吗?”汗武帝认为东方朔的话很有道理,就问东方朔:“那你说以何为净呢?”东方朔说:“臣以为‘眼不见为净’。”汗武帝又问:“那世间又以何物最为污浊呢?”东方朔说:“那只在于见与不见的分别罢了!”眼不见为净,是很有一些哲学道理的。当然这里的“净”是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洁净之意的。第6页共6页股份太原分公司学习园地佛家认为娑婆世界无有不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几乎没有清净之物。所谓劫浊,时间无常;见浊,思想执着;烦恼浊,贪瞋痴嫉

5、妒;众生浊,五趣杂居;命浊,生命由父母不净而来。而眼耳本就不是洁净之物,以不净之物闻声视物,何来清净呢?所以东方朔说“只在于见与不见的分别罢了”,只有用善心、美心、真心、慈心去分别,万事万物才得随吾心所转、所变,而得清净耳。可是,这世上就有那不开窍的人,偏要苛求一切事物的尽善尽美。英国影片《魂断蓝桥》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天,正当空袭中,罗伊上尉在滑铁卢桥上偶然遇到芭蕾舞女演员玛拉,两个人一见钟情。第二天,罗伊决定和她结婚,但是因误了时间,教堂当天不愿意再举行婚礼仪式。晚上,罗伊所在的部队突然开赴前线,一对恋人只得依依惜别。战争期间,

6、玛拉误以为男主人公阵亡,伤心之余且为生活所迫,沦落风尘。战争结束了,玛拉在车站上遇到了罗伊,罗伊并未阵亡,只是受伤当了俘虏。罗伊带玛拉回到乡下的庄园,并且准备第二天就成婚。心灵依旧纯洁的玛拉想忘记过去,从头开始,但是当她了解到罗伊的家人是多么在乎新娘的过去时,她再也无法抛开自己不光彩的那段日子,于是选择了自杀。拒绝接受不利信息世界上像“香肠”一样的事情多的是,如果一味地接受的话,我们不但吃不上美味的香肠,还会深深地影响自己的情绪,所以聪明的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拒绝接受不利信息。《人间四月天》中有这样一幕: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后,邮差给他的妻子陆小曼送

7、去电报,陆小曼见到这封电报大为生气:“谁家祖宗八辈子缺德!编这样的瞎话,开什么玩笑!”陆小曼真的认为是别人故意拿徐志摩的死来编谎话、开玩笑吗?当然不是,她的这种反应只不过是自然的反应,也就是说,当人们不愿意看到或听到某种消极信息时,就会不自觉地逃避或否认。这实际是人体的一种自我心理保护机制中的否定作用,它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它将以发生而令人不快或痛苦的事情完全否定,以减轻心理上的痛苦。采取这样的防卫措施能使个体摆脱难以忍受的思想,也同样能使个体逃避难以忍受的愿望、行动、事故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焦虑。在生活中,采用这样的手段进行自我防卫的现象比比皆

8、是,比如,不懂事的小孩,不小心将家里的东西弄坏了以后,他会认为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