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趣与效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趣与效

ID:2033493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4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趣与效_第1页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趣与效_第2页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趣与效_第3页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趣与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趣与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趣”与“效”北京七中王连兴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都在积极尝试更新观念,转变角色,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乐学”、“爱学”到“会学”、“学会”,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的几点做法进行小结,并对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兴趣实效近年来,北京新课程改革已得到推广,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问题式教学法”“探究式学习”等突出“以学生为主

2、体”的教学方法也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对历史课堂教学来说,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每一位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课本历史知识转化为历史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更新教学观念,转换角色,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真正参与到教学之中,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由“乐学”、“爱学”到“会学”、“学会”。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来说,要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还要有具体有效的措施。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

3、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是发展人的智力的重要心理条件,同时也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效率。因此,有必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既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同时又是很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几点做法进行小结,希望得到同仁的指正.一、巧妙利用课堂导入,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先声夺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想激发

4、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先声夺人的力量,就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基于这个特性,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处处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一开始就显示出生机与活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尝试有这样的几种方法:导入提问法、情景再现法、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等。例如我教高一必修1讲到《古

5、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节时,我就以学生感兴趣的2008年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即将在伦敦举办奥运会作为导言导入新课,学生倍感亲切;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节时,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或查阅的相关资料介绍中国在衣、食、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变化,然后教师小结来导入;再比如讲历史必修2中《开辟新航路》一课时4,首先出示图片《航海纪念碑》并介绍:1960年为纪念航海王子亨利逝世500周年而建纪念碑,纪念碑形象一艘大船,站在船头的是亨利王子。学生仿佛回到大航海的时代,然后我设计了情境问题导入新课……方法多多,不管是用哪种方法,教学目的就只有一个

6、: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眼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做到先声夺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体现了出来。二、激情引动——让学生兴趣盎然、体味历史的真谛(1)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教科书中插图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有血有肉的历史,生动活泼的历史。实际上历史本身就是缤纷多彩的。我们手中的历史教材,插图很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这些资料可以从不同方面多角度来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状况,有反映战争场景的,有展示历史重大事件风貌的,有勾勒人物形象的……,不管哪一类,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有益的

7、补充和完善,它可以使历史事件更加主观,也帮助学生更客观、全面的了解历史。在讲述《马关条约》签订时,利用教材中插图并加入谈判时的一个细节:伊藤博文提出一个月内交割台湾,李鸿章说:贵国何必这么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说:尚未下咽,饥甚!这一问一答,活现了二人的嘴脸,也典型地表现出谈判的气氛。在比如讲到“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时,巧妙地运用了《时局图》,形象的再现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形。可以看出,这些课本插图给我们提供了直观的素材,如果利用的好的话,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联系现实问题,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对现实的热点问题十分感兴趣,对他们自身

8、所经历的事更能产生共鸣,当然也能轻松愉快接受。复习必修1《辛亥革命》一课时,联系辛亥革命百年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