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语文-----读《赵谦翔讲语文》

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语文-----读《赵谦翔讲语文》

ID:20335713

大小:5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语文-----读《赵谦翔讲语文》_第1页
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语文-----读《赵谦翔讲语文》_第2页
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语文-----读《赵谦翔讲语文》_第3页
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语文-----读《赵谦翔讲语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语文-----读《赵谦翔讲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语文…--读《赵谦翔讲语文》徐金华(连城一中福建连城366200)【摘要】语文学科教学的兴趣和效率问题,一直是语文老师探索的要点,赵谦翔老师提出的“绿色语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良方。赵老师让语文贴近生活,让语文回归审美,让语文汲取国粹,让语文走进心灵的做法,值得语文一线老师的借鉴。【关键词】赵谦翔;绿色语文很多学校就学科教学的满意度由学牛.评价,结果语文学科满意度普遍较低。宄其原因,语文傅大精深,如果照木宣科势必枯燥无味。如何解决语文学科教学的兴趣和效率问题,赵谦翔老师提出的“绿色语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良方。赵老师1980年调入吉林省永吉县第五中学教高中语文,在漫长的

2、13年里,赵老师自负地“讲”着,“填”着,“灌”着,结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可是学生却越学越死板,老师也越教越狭隘,高考成绩也没有突破。诗意盎然的语文学科被教得味同嚼蜡。一次,赵老师从语文刊物上读到刘国正先生讲的古代笑话:一个外科医生为将军治箭伤。他只把露在体外的箭杆剪掉便要请赏。问:肉里的箭镞怎么办?答:那是内科医生的事。赵老师从中悟得:那些只顾“语言”不顾“人文”、只管“高考”不管“做人”的语文教师,不就是这样的外科庸医呵?从1993年后,赵老师开始“改良”,当时是战战兢兢,“摸着石头过河”,只敢在统编教材上开一个小U,增补些唐诗宋词鉴赏。可验收的结果却格外喜人。1996年,赵老师开

3、始大刀阔斧地改革,突破统编教材的束缚,开创了创造性阅读课:把余秋雨、余光中、周国平、王小波引入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开创《东方时空》感悟课,让弟子成了“东方之子”的追星族:“东方之子,从前我羡慕你,如今我学习你,将来我成为你”。开创“做人”走进“作文”的班会感悟课,让弟子把“心动”“笔动”“行动”统一起来,写出“纯天然”“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作文”。“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把语文奠基在“人”上,让教学充满了诗意。唯命是从于高考指挥棒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六个偏向:只重语言文字,不重思想文化;只重照本宣科,不重激发

4、兴趣;只重机械训练,不重美感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只重课内灌输,不重课外开发;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素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一言以蔽之:教本,学本,考本,唯本至上;编题,答题,讲题,惟考是图。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其德育被架空了,美育被抹杀了,人文被淡化了,而强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从而导致学生理想模糊、视野狭窄、文化肤浅、心理脆弱,最终连语文学的兴趣也淡然无存。所谓绿色语文,就是诗意的语文。它旨在冋归“语文”与“人文”统一的学科本真属性,因而是纯天然的;它志在挑战急功近利、惟考是图的“灰色语文”,因而是可持续发展的。这种“纯天然”和“可持续发展”的属性就构成了

5、“绿色语文”的本质特征。让语文永远不脱离人生,让人生永远伴随着语文,正是“绿色语文”的终极0的。赵老师提出的“绿色语文”的具体做法是:1.让语文贴近生活每天早晨7点到8点,带领学生们收看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收看《早间新闻》和《时空报道》,一举打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的封闭式学习机制,真正营造了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开放式学习氛围,使这些原来满脑子充斥着童话故事、琼瑶情节、武打传奇和流行歌曲的少年学子,开始眼观四海云水,耳听九州风雷,心系天下兴亡。当代青年普遍患冇的“责任感缺乏症”,在《东方时空》课的感染下,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端正了个人择业观,

6、是《东方时空》课培养学生“做人”方面的显著收效。而“作文”方面的收效则表现为: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丰富了作文题材;杜绝了无病呻吟的滥调,浄化了文章主题。1.让语文冋归审美现行统编教材的文学作品往往“上纲上线”的多,表现人性的少;五六十年代的多,八九十年代的少。这些名为文学作品,实为政治说教,教师讲来故作津津有味,学生听来强忍&&欲睡;美之不存,何审之有?于是赵老师开设了一门当代文学精品课:让学生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徜徉,汲取那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在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中沐浴,去感受那绚烂儒雅幽默的文学语言;在周国平先生的《守望的距离》中沉思,去领悟那既执着又超脱的人

7、生哲理。把“读死书”变成了“读活书”。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杰出的散文大师爱默生指出:“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文学审美课正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来进行,才使“死读书”变成“活读书”;原来只需画挑打叉的纯语言训练,被伴随着审美愉悦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所取代。在此,无须死记硬背,只重潜心感悟。事实表明,文学审美课的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