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谦翔:用“绿色语文”将生命的美丽写透

赵谦翔:用“绿色语文”将生命的美丽写透

ID:8959375

大小:4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13

赵谦翔:用“绿色语文”将生命的美丽写透_第1页
赵谦翔:用“绿色语文”将生命的美丽写透_第2页
赵谦翔:用“绿色语文”将生命的美丽写透_第3页
赵谦翔:用“绿色语文”将生命的美丽写透_第4页
赵谦翔:用“绿色语文”将生命的美丽写透_第5页
资源描述:

《赵谦翔:用“绿色语文”将生命的美丽写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赵谦翔:用“绿色语文”将生命的美丽写透赵谦翔,男,1948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现任教于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育硕士导师、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吉林省教育学院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客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杰中小学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得主,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尤以《绿色语文案例集锦》和《绿色作文实例实说》最能代表其“绿色语文教育”理念。他是一个实践者,始终埋头耕耘在杏坛基层;他是一个创新者,不但超越了别人,而且还不断地超越自己;他是一个

2、快乐者,至今诗意地栖居在绿色语文中。他,就是清华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即“绿色语文”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回顾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他认为:尝试“扩展式语文教学”,是他的“戊戌变法”;实验“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是他的“辛亥革命”;探索“绿色语文”,是他语文教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0年代初,素质教育的呼声在教育界风起云涌,赵谦翔老师也开始学习素质教育的新理论,反思自己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他发现自己正在灰色的泥淖中蹒跚。“教死书”,只教语文之“毛”,不教语文之“皮”;“死教书”,“满堂灌”,“题海战术”;“教书死”,自己变成“教书匠”,学生变成了“解题机”。本以为起早贪

3、黑的陪读,口若悬河地灌输,牺牲节假日的奉献,这就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如今看来只能是:舍本求末!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于是,他暗暗发誓:再也不能那样活!从此,他自发开始了语文改革实验的探索。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的深入,他发现唯命是从于高考指挥棒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六个偏向:只重语言文字,不重思想文化;只重照本宣科,不重激发兴趣;只重机械训练,不重美感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只重课内灌输,不重课外开放;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素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一言以蔽之:教本、学本、考本,惟本至上;编题、答题、讲题,唯考是图。而作为重要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其德育被架空了,美育被抹杀了,

4、人文被淡化了,而强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这就导致了学生理想模糊、视野狭窄、文化肤浅、心理脆弱,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因此,赵谦翔发出呐喊,必须勇于打破“一切服从应试”这种一统天下的局面,把语文教育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两次呐喊,两次反思,形成了他语文教育的两次变革:“九三变法”和“九六革命”。“九三变法”指的是他自发尝试的“扩展式语文教学”实验。这次变法从教材改革入手,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阅读”和“绿色鉴赏”。他把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作为语文扩展教材,不但让学生们研读专家鉴赏,走进诗歌境界,而且还让学生尝试创作旧体诗。这次“变法”通过了省级验收,特别是他的诗教更是收到

5、了良好的效果,验收会上,一首脍炙人口的五绝《窗中画》传为佳话:推轩清风至,檐下燕子鸣。探身欲抚画,我已入画魂。“扩展式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的成功,对赵谦翔的语文教育思想有着“拨乱反正”的重大意义,它扫荡了灰色污染,“绿色语文”的教育思想初步形成。他认为“绿色”本是个环保概念,其要点有二:一是纯天然的,二是可持续发展的。作为语文的“纯天然性”,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可持续发展性”,就是不仅“为高考”学语文,更要“为人生”学语文。“九六革命”指他承担的“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实验。这一课题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培养人文精神是其精髓;陶冶情感、启迪悟性是

6、贯穿其中的两条主线;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则是人格完善的前提。“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改革实验,把学生从封闭的教学机制中解脱出来,深化了他的“绿色语文”教学思想。创造性阅读课丰富了他的“绿色散文鉴赏”和“绿色诗歌鉴赏”,逐渐形成了“绿色语文”教学中最富特色的完善学生人生的健身器——“绿色作文”。赵谦翔把班会感悟课和《东方时空》课作为“无字书”,创造性阅读课作为“有字书”,“有字书”和“无字书”融会贯通,成为“绿色作文”的源头活水。“绿色作文”使学生摆脱了“假、大、空”、“一凑、二抄、三套”的灰色作文的束缚,使他们从灰色污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放飞到现实生活中历练悟性、开发灵性,使作文成为

7、他们“完善人生的健身器”。“绿色作文”,使学生眼观四海云水,耳听五洲风雷,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统一。1999年,他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的两个文科实验班开创了辉煌的高考成绩:语文平均成绩112.9分,名列全省第一;有1人摘得吉林省文科(英语)状元桂冠,7人荣获吉林市市长奖励基金(获奖总数10人);有2人考入北京大学。实现了升学考试与绿色语文教育的双赢。在这里,我们重点探讨赵谦翔老师的“绿色语文”教学思想及其对语文课程改革的价值与意义,以进一步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