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ID:2036859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_第1页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_第2页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_第3页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_第4页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忆目标: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2、理解目标  (1)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运用目标  (1)结合所学哲学原理,分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结合所学哲学原理,谈谈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得出世界是可知的结论。  (3)结合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

2、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4)列举生活实例,依据有关原理,说明要想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又要具备严谨踏踏实实的科学态度;既要反对无限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保守主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通过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2、通过学习意识作用的原理,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正确认

3、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通过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培养学生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2、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把握客观规律。这要求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  3、通过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认识,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

4、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  1、意识的本质、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动物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  【导入新课】  2005年10月17日凌晨,5天前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航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平安飞行115个小时32分后重返神州,缓缓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草地上。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当费俊龙和聂海胜先后自主出舱,面带胜利的微笑,现场参试人员欢呼雀跃,亿  万中华儿女为之

5、自豪,幸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神六飞行是一次非常完美的飞行  任务,又一次让载人航天精神“从地面升到天空,从天空安全返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思考讨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体现怎样的哲学道理?我国为什么要  提倡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一、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  【课堂探究】

6、P35页想一想,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等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这是物体在外部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如滴水穿石、风吹草动、铁皮生锈。  B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  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

7、的生物学前提。  【介绍】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接受外界刺激进行的简单应答活动,具有一定趋利避害的选择性。如:向日葵、含羞草、喇叭花。  【介绍】感觉――动物依靠感觉能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各个方面,分别反映外界对象的属性。  如:蚯蚓没有听觉和视觉,但凭着身体的触觉能分辨明暗、干燥与潮湿。  蝙蝠双耳有超声波探测器,能在黑暗中飞翔、捕捉飞虫。  蜘蛛织网,有昆虫落网,网的颤动刺激感观去捕食。  【介绍】心理――动物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发展到哺乳动物,有了发达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能把各种个别的感觉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反映,这就是动物的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