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乐美学特征思考与运用论文(共3篇)

钢琴音乐美学特征思考与运用论文(共3篇)

ID:20377592

大小:7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13

钢琴音乐美学特征思考与运用论文(共3篇)_第1页
钢琴音乐美学特征思考与运用论文(共3篇)_第2页
钢琴音乐美学特征思考与运用论文(共3篇)_第3页
钢琴音乐美学特征思考与运用论文(共3篇)_第4页
钢琴音乐美学特征思考与运用论文(共3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琴音乐美学特征思考与运用论文(共3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钢琴音乐美学特征思考与运用论文(共3篇)第1篇:关于钢琴音乐美学的思考音乐美学是一门年轻而又古老的学科。什么是音乐美学呢?简言之,音乐美学就是“研究音乐美的规律问题”的学问。其中包括音乐的起源、音乐表现的基本形式、音乐发展的历史过程、音乐的基本规律等多方面的问题。音乐的社会作用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讲,主要体现在审美、认识和教育三个方面。首先是审美作用。如果音乐不能使人产生美感,不可能产生聆听的欲望,也就不可能仔细辨别其中的各种深意,其他两种作用就会落空。因此,音乐的主要魅力在于审美作用。正因如此,音乐作品以塑造完美的形式,表现极为概括性的内容,以一定的情感、气质、情境为

2、主,供人们自由联想。音乐的教育作用体现在音乐家在作品中对现实做出的情感、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评价,如果这些评价被听众所接受,就能影响听众、教育听众。音乐艺术的一大特点是,听众对于作品中的感情表现不是以纯客观被动方式来接受的,他们总是以直接主观能动的态度来体验的,音乐的教育作用主要来自这种可引起听众情感变化的力量。应该说,音乐在帮助人们认识时代精神和人的内心世界方面,具有特殊功能。音乐正是通过饱含联想的音乐形象,突破了声音的范围,是音乐同样具有认识作用。当听众具有一副“音乐的耳朵”时,便会感到音乐中,时代的思潮和民族的风格留下了多么鲜明的印记,使人们能够真切地体验到人

3、民的心声和民族的气质。音乐与其它艺术结合时(例如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其认识功能达到最强。这时两种艺术相互补充,音乐成为另一种艺术的感情体验,这种艺术则成为音乐的具体化,可以使人们得到生动而相当准确的印象。毋庸置疑,在钢琴演奏中,对于作品文本自身风格内涵的诠释和表现,是钢琴演奏家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不同的演奏家,因为个人音乐修养、艺术修养、人文修养及生活经验和艺术旨趣的差异,使得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常常是各执己见的。以巴赫作品的演奏为例,有的演奏家严格遵循当时的历史情景,尊奉理性与审慎的审美取向,剔除个性化的激情演奏方式,比如兰多夫斯;有的演奏者则追求神韵,力求传达出

4、巴赫音乐的本质,从而又有了自由而富有活力的巴赫(古尔德)、优雅而高贵的巴赫(谢霖)、激情澎湃的巴赫(加第纳)、清明淡雅的巴赫(古尔达)。凡此种种,都迫使演奏者以及聆听者们思考钢琴演奏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何谓正确的演奏?亦或正确的演奏必定就是一种理想的演奏吗?笔者认为,理想的演奏,绝非仅仅只是稔熟的指法、如机械或野兽般强大的击键技巧等纯技艺的绚烂展演所能回答的。一、钢琴作品诠释中的/真实性问题所谓/真实性(authenticity)演奏,在音乐史中一般意指使用仿古乐器,并严格依据古老原始的音乐文献来重建已然逝去的表演风格。这个问题在美学上便是同一性问题。英国一位著名分析哲

5、学家阿伦#瑞德莱在其著作音乐哲学中,对该问题有着精妙的论述,不过瑞德莱显然并不认同所谓忠实性演奏的存在,而是认为演奏是对一部已被演奏过的音乐作品的改编或演绎,它本身就像艺术品一样,可供评价和审美欣赏。瑞德莱在这里显然认为演奏与文本具有相同重要的价值,/演奏具有审美价值上的独立性和超越性。笔者在此非常赞同,因为承认演奏中超越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对原作的轻视和否定,而是意味着演奏家必须在/传统表现惯例中,寻找充分客观的证据以支撑自己的演奏意图,且同时不妨害音乐演奏时由表演者自身风格所带来的/超越性,就如同前文提到的强调文化背景对于演奏诠释的重要性的霍罗维兹。音乐在哪里?音

6、乐在音符的后面。音乐的意义在于:当你翻开乐谱时,你从它的后面而不是从它的这一面揭示出它的精神所在。二、钢琴演奏诠释的主体性何在著名钢琴家克劳迪欧阿劳曾指出,技巧只是阐释艺术的手段。首先,你必须通过研究早期的版本、手稿和摹本来做到绝对忠实于作曲家的意愿。如果作曲家注明这一段应该弹奏得强有力,那它就应该被弹奏得强有力,而不是被弹奏得极其微弱。另一方面,这种对作曲家原意的忠实又仅仅是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钢琴艺术家建立起他自己的幻觉和对作品的理解。阿劳在此,显然论及到了任何一个成熟的钢琴演奏家都将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对原作的解释,其自由的尺度究竟止于何处?事实上,演奏的自主

7、性问题,归根结底是对音乐作品这一概念的理解问题。在此,笔者将联系音乐现象学中对音乐作品同一性的相关理论,对其展开思考和讨论。首先,同一性之所以不足以成为演奏的诠释依据或起点,乃是因为人的主观意图总是贯穿于整个演奏过程。演奏即是一种理解(这是多数演奏家的硬性立场),无论是对原作的歪曲还是印证,都能带来某种审美意义上的体验和价值。其次,虽然同一性不足以成为演奏的起点,但是这也不能证明演奏没有一个可以依托的价值标准,用以衡量演奏内涵的深度与丰富性。赋予演奏以/深度,这或许只能由音乐文本之外的个人经验来承担;如果意欲获得/异乎寻常的深刻性,更是需要/洞见的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