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ID:20381278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9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1页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2页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3页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4页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柳永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学习目标:  词的有关知识;宋词的风格和特点;写景、叙事、抒情;吟咏;鉴赏;评价;联想和想象。  单元重、难点:  1、了解宋词的不同风格和代表作家在宋词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熟读成诵,品味词作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  3、联系词人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准确把握词作的思想内容,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  4、抓住关键词句,利用联想和想象,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  知识点介绍:  1、词的地位  

2、产生于唐,而大盛于宋,被后人尊奉为能和“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元曲”并驾齐驱“一代之文学”(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  2、词的名称、词牌和分类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也就是词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词牌是一首词调的名称。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3、词的起源  4、词的派别  宋词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婉约词——在词史上被称为是正宗和本色当行。内容上多是写离别相思、风花雪月(及言情);格

3、调上委婉柔媚,偏于阴柔之美,音律上浅唱低回,代表作家是柳永、李清照。唐代词人代表是韦庄、温庭筠、南唐后主李煜(举例说明略)  豪放词——是由苏轼开创的。他摒弃了词写离别相思、风花雪月而坦言自我,自然的形成了一种疏朗刚健的独特格调。后来南宋辛弃疾因自己在政治上遭遇排挤,在他笔下词成了抒发因报国无门悲愤不平的工具,形成了豪放洒脱的风格。评论者总将二人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豪放词经过发展无事而不可入,多写事写时政。主题常常是抒发远大政治理想和乐观旷达豪迈积极向上的精神或描写雄奇博大的景物,或登临怀古,咏史伤今,或表达壮志难

4、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或抒发对雄奇壮美的大自然的赞叹。  5、词的发展阶段(参考史三册21页)  注意:在这部分内容的介绍中突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他们在词的发展史上的作用,例如要突出柳永对词的发展的贡献,以便讲他的代表作《雨霖铃》;讲苏轼、李清照也要简单介绍他们的地位和贡献。        柳永词两首  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柳永词的特点,感受评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2、过程和方法:反复吟咏,感受两首词的节奏美、音韵美;感受柳永慢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会作者的真挚感

5、情和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  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  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课时:2  教学过程:  望海潮  一、导入、作者  自古吟咏杭州西湖的诗词特别多,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其中一篇,看看柳永笔下杭州西湖具有怎样的特色。  介绍作者,课注○1  二、整体感知:  1、读、背,感悟词的美。方法:范读、学生齐读、自由朗读  2、感受杭州的美  师过渡:这首词写了杭州,其中也写了钱塘江西湖。作者笔下的西湖具有哪些特点呢?(学生讨论)  明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

6、自古繁华”是主旨句,在结构上总起全文。(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西湖的美,让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当中)  教师总结:读柳永的《望海潮》我们不经对杭州西湖有了极大的向往之情,我们被它的美所吸引,这就是柳永词的艺术魅力之一:语言极具表现力,具有画面的美。  3、谈论文章最后两句,和词作的写作目的联系。  三、讨论:  这首词是婉约派的么?  明确:不是。它是豪放词。  内容上、情感上,意向选择上、音律上进行分析。  教师总结:柳永虽是婉约派的代表,但并不是说婉约派的作家就只会写婉约词,也只有婉约词才写的好。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以后我们学习豪放

7、派代表苏轼,他的笔下也有很多出色的婉约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柳永婉约词代表《雨霖铃》。    雨霖铃  介绍:此词是柳永慢词的代表作,学习了这首词我们就要了解慢词的特点。  一、整体感知:  感知的内容:全词抒写的是什么?  1、熟读成诵  2、回答所提问题,引出文章的主旨句。  明确:文章书写的是不忍与情人离别的痛苦。  问:作者对这种离别之痛有怎样的认识?(用原文回答)  明确:他认为从古至今多情的人都会为离别而伤心,并且在此冷落的清秋时节分别更让人难以承受。这种离别之苦,就有了厚重的时间感和空间感,这种离别之苦比古人更胜。  

8、原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可以说,这是此词的主旨。一首是有诗眼,一首词也有词眼。此词抒发的就是这种缠绵悱恻的离情,显得哀婉动人。全词因此情而连缀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他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  3、分析词的艺术特色:  过渡: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