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

ID:20382454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7

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_第1页
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_第2页
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_第3页
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_第4页
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  第一课时实践的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理解:实践概念,实践的三个特征  能力方面:分析能力,对实践概念分层次理解  辩证思维能力:实践特征之间的关系  觉悟方面:树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教学重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教学难点: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分析相结合法  教具准备:投影材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2、复习提问:第五课我们学习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试问:  1、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  第一课时实践的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理解:实践概念,实践的三个特征  能力方面:分析能力,对实践概念分层次理解  辩证思维能力:实践特征之间的关系  觉悟方面:树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教学重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教学难点: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分析相结

3、合法  教具准备:投影材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第五课我们学习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试问:  1、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  第一课时实践的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理解:实践概念,实践的三个特征  能力方面:分析能力,对实践概念分层次理解  辩证思维能力:实践特征之间的关系  觉悟方面:树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教学重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教学难点:实践是客观

4、的物质性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分析相结合法  教具准备:投影材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第五课我们学习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试问:  1、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一政治《实践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  第一课时实践的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理解:实践概念,实践的三个特征  能力方面:分析能力,对实践概念分层次理解  辩证思维能力:实践特征之间的关系  觉悟方面:树立马克思主

5、义实践观  教学重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教学难点: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分析相结合法  教具准备:投影材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第五课我们学习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试问:  1、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其表现有哪些?  2、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属于什么活动?  导入新课: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些引入新课。做比想更重要,改造世界

6、比认识世界更重要。对于做的问题,涉及到哲学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实践”,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什么是实践?它有哪些特征?  课题:实践的特征(多媒体显示)  一、实践的特征(多媒体显示)  1、什么是实践(板书)(多媒体显示)  对实践的观点历史上唯物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不同?  (1)历史上唯物主义者关于实践含义的认识(多媒体显示)  (小资料):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多媒体显示)  学生阅读教材103页第二段。  学生回答:历史

7、上许多唯物主义学者指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有的还指出了实践或与实践相近的概念,如行、行动、行为、力行、活动、生活、践履等,但始终没有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含义的理解(多媒体显示)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具体分析以下内容,理解以下层次:  ①“人们”——实践的主体(多媒

8、体显示)  ②“客观世界”——实践的对象(多媒体显示)  ③“活动”——实践的性质(多媒体显示)  (多媒体显示)请指出下列活动中的实践活动  (1)火山喷发、蜜蜂造房、警犬搜敌(不是)  (2)起床、刷牙、洗脸、吃饭(不是)  (3)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不是)  (4)工人做工、战士打仗、科技工作者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