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原理(1)2

自控原理(1)2

ID:20413298

大小:1.7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09

自控原理(1)2_第1页
自控原理(1)2_第2页
自控原理(1)2_第3页
自控原理(1)2_第4页
自控原理(1)2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控原理(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动控制原理AutomaticControlTheory参考书目[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解析)。科学出版社[2].王莹莹:自动控制原理全程辅导学习及习题全解。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与第四版配套)[3].梅晓榕:自动控制原理学习与考研指导。科学出版社[4].孔慧芳:自动控制原理练考。清华大学出版社[5].徐海军等:自动控制原理同步辅导。航空工业出版社[6].王彤:自动控制原理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哈工大出版社[7].刘慧英: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导教·导学·导考。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8].史

2、忠科等:自动控制原理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同[7])…………一、课程的主要内容控制系统的建模、时域分析、根轨迹、频率特性分析、频率法校正系统、离散系统、非线性系统等(教材前八章内容)。二、课程的内容重点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根轨迹、频率特性分析、频率法校正系统等。三、相关课程先导课程:高等数学及工程数学、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等;后续课程:现代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理论等。四、学习要求1、坚持及时预习、复习;2、独立完成作业、实验与实验报告第一章自动控制基本概念1.1引言1、理论形成的背景1

3、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工业与军事的需要,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控制理论的不断地向前发展。2、创建控制理论代表人物:维纳(Wiener)、劳斯(Routh)、胡尔维茨(Hurwitz)、伯德(H.W.Bode)、奈奎斯特(Nyquist)、李雅普诺夫(Ляпунов)、扎德(Zadeh)、傅京孙等.3、问题的提出(1)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2)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①减轻劳动强度;②提高劳动效率简单复杂低级高级手动自动1.2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1.经典控制理论(20世纪40~60年代):研究对象

4、:单输入单输出(SISO)、线性定常系统;研究方法:传递函数、根轨迹、频率特性2.现代控制理论(20世纪60~70年代):研究对象: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线性、时变系统;研究方法:状态空间法.3.智能控制与大系统理论(20世纪70年代----):研究对象: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线性、时变复杂系统;研究方法:模糊规则、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等智能方法.1.3本章的重点、难点与考点一、重点:控制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闭环(反馈)系统的特征、方框图的绘制、工作原理分析二、难点:系统方框图的绘制、工

5、作原理分析三、考点:1、基本概念*2、控制系统方框图的绘制、工作原理分析1.4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1、重要概念1).自动控制: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或过程)的被控量(物理量或状态)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1).控制器(控制装置)----除去被控对象以外的具有测量、计算、放大和执行功能的部分;(2).被控对象(或过程)----被控制的具体的机器设备、生产过程.是系统的主体.2).自动控制系统:指承担控制任务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的总体.被控对象自动控制系统给

6、定元件、测量元件、控制装置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校正元件3).负反馈控制(原理):将系统的被控量(/输出)反送到输入端与给定量(/输入)相比较,并利用所得到的偏差信号来引起控制器产生控制量进行控制,以减小或消除偏差.其实质是:按偏差进行控制.2、常用概念控制对象(过程)、控制器(控制装置)、系统、输出(被控量)、输入(给定)、操作量(控制量)、扰动(量)、(静态/动态)特性等.1.5基本控制方式1.开环控制:指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不产生控制作用的控制方式.开环控制有两种情形:1)按给定值控制

7、;输出输入控制器被控对象2)按扰动补偿控制(/顺馈控制)输入控制器被控对象补偿环节扰动输出2.闭环控制(/反馈控制):指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输出检测元件输入控制器被控对象3.复合控制:指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或者说,是偏差控制和顺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复合控制亦有两种情形:1)附加给定输入补偿;2)附加扰动输入补偿1)附加给定输入补偿;2)附加扰动输入补偿G2(s)Gr(s)G1(s)由于前馈补偿装置Gr(s)引入,相当于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输入信号G

8、r(s)R(s),如果Gr(s)选取合适,则可使它产生的误差信号与R(s)产生的误差信号相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实现全补偿。选择合适的Gn(s)对输出进行补偿,以抵消因为N(s)通过G2(s)对C(s)的影响。1)按给定值控制输出输入G1(s)G2(s)2)按扰动控制4.比较“开环控制”与“复合控制”G2(s)Gr(s)G1(s)输入G1(s)G2(s)Gn(s)扰动输出1.6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基本组成1.分类:要求掌握方法.尤其是线性与非线性系统的分类.1.7对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