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设计

ID:20413439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3

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设计_第1页
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设计_第2页
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设计_第3页
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设计_第4页
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地理《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冬季0℃等温线所穿过的地区;理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掌握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及分布。  2.通过学习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等温线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气温分布特点成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讲解,使学生更加体会我国疆域的辽阔,气候资源的优越,从而为祖国大好河山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1.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2.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本节难

2、点:生长期和积温等概念的理解及温度带的具体分布。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一、七月等温线图,温度带的划分图,三地在冬至日和夏至日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投影片)。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讲到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第二课时讲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教学提纲  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特点  2.原因  二、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特点  2.原因  三、温度带  1.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  2.划分温度带的依据  3.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有亲身的感受,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天气变得十分寒冷,夏季到来时,天

3、气又变得十分温暖。大家知道,我国国土辽阔,南北跨度很大。那么,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有没有差别呢?如果有的话,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学习新教材  [阅读思考]结合课本第43页插图,阅读课本第一、二自然段,说明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有什么不同?  第二节[板书]  一、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板书]  [教师归纳]同是除夕之夜,北国的哈尔滨冰天雪地,十分寒冷;而南国的广州却鲜花斗艳,温暖如春。这一自然现象充分说明,同是冬季,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相差悬殊。  [读图练习]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  2.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气温变化

4、趋势如何?最北端气温是多少度?从秦岭-淮河往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最南端气温是多少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是多少度?  [教师归纳]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穿过的位置。从此线往北温度越来越低,黑龙江省最北端的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32℃左右。从此线往南气温越来越高,最南端的南海诸岛气温大约是16℃。我国南北之间的温差约为48℃。  [提问]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冬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1.特点: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越往北气温越低,越往南气温越高。[板书]  2.成因[板书]看“冬至日三地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投影片。  从图表可以看出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白昼时间越短,接

5、受的太阳热量越少,因此温度就越低,天气越寒冷;相反越向南气温越高。  [提问]从冬季风形成的源地和风向考虑,分析冬季风对我国南北方气温有何影响?  [教师归纳]我国北方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寒冷气流影响强烈,加剧了北方的寒冷。又由于南方距冬季风源地远,又受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南岭高大地形的阻挡,使得冬季风的势力越来越弱,甚至云南的南部、广东的雷州半岛、台湾南部、海南省基本上不受冬季风影响,所以气温高。  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板书]  [读图练习]读《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提问]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多少度以上?黑龙江北部和南海诸岛的气温各多少度?温差有多

6、少度?  [教师归纳]我国夏季绝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在16℃以上。黑龙江省北端气温约为16℃,南海诸岛的气温约为28℃,南北温差只12℃。可见,我国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且普遍高温。  1.特点: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板书]  2.成因[板书]  分析“夏至日三地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格,思考我国夏季为什么全国普遍高温?  从表格可以看出:越往北太阳高度越小,但白昼越来越长,太阳光照时间长,所以我国南北方接受太阳的热量虽有区别,但差异不大。所以全国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提问]青藏高原纬度不高,但为什么夏季时,气温也较低呢?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随

7、着高度增加,温度逐渐下降,所以青藏高原虽然纬度低,但温度仍然偏低。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回忆上节课内容,回答: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上节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大家知道,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加上其它原因,使得各地区气温的差异十分明显。气温的不同又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种类及其生长。这节我们来学习有关气温的分布及其与农作物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学习新教材  三、温度带[板书]  1.生长期和积温的概念[板书]  由于农作物需要一定的气温,只有当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