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

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

ID:20418779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2

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_第1页
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_第2页
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_第3页
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_第4页
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目的探讨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的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了抗贫血治疗,1年的时间内对其实施随访,对两组患者其接受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以及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患者其左心室的平均射血分数、每搏心输出量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都存在显著

2、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治疗中给予常规控心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抗贫血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这对控制该病的病情进展降低其临床死亡率等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抗贫血治疗;疗效  在我国近些年来,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现,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迫切需要找出更多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类疾病的方法[1]。而有关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因此在对慢性心力衰竭的

3、治疗中纠正患者的贫血问题对该病的患者来说十分的重要,而本次研究中,我们结合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进行的探究,现将其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的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61-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8±5.5)岁;所有

4、患者入院后均进一步的进行确诊,证实其均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有贫血的患者心功能为Ⅲ-Ⅳ级(NYHA分级),LVEF在40%以下,所有患者其血红蛋白浓度均在110g/L(男)和100g/L(女)以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了抗贫血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后发现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的患者在其住院期间均接受了一些抗心力衰竭方面的治疗。对照组给予了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5、、?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类以及硝酸酯类药物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了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皮下注射10000IU),同时给予铁剂治疗(O.1g/次,3次/d),在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后,改为0.2g/d来保证维持治疗。  1.3疗效判定  对患者主要的症状、体征等情况进行,对患者的LVEF、SV以及CO水平进行测定同时检测患者的血常规,随访设定为1年,将最后随访所测得的各个指标的数据与治疗前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有关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主要的数

6、据均以??±s的形式表示,采用卡?2检验以及T检验的形式来对有关差异进行比较,P<0.05代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主要观察的指标为两组患者心功能各项参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具体情况可见下表1.  注:治疗前两组各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每组各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指标之间同样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一种在老年人人群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也是是

7、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致残率、致死率都很高的疾病。而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而言出现心衰的问题后必然会导致其机体胃、肠等功能的持续下降,这样对于铁的摄人就会不断的减少继而出现缺铁性的贫血;有的时候大量应用阿司匹林的时候也有可能使胃、肠部位出现出血的问题而造成失血性贫血;同时当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的时候一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大剂量应用的时候,因为其对肾脏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以及骨髓的活性有一定的干扰进而出现贫血[2]。当然慢性心力衰竭中造成贫血的原因是很多的,可以其是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相互作用并且互为因果的。贫血通过血

8、流动力学以及非血流动力学两种调节机制对心肌产生一定的作用,有的]目的探讨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的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了抗贫血治疗,1年的时间内对其实施随访,对两组患者其接受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