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ID:20424274

大小:822.50 KB

页数:102页

时间:2018-10-12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_第1页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_第2页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_第3页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_第4页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与教师评价几个国家的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决定着谁在教师的位置上--美国如何招聘教师的招聘教师实际是如何进行的呢?让我们先从招聘学校的角度分析一个具体例子。假设生物学系要招聘一名新教师,以填补一位生物学家退休后留下的空缺。系政策委员会(PolicyCommittee)对于由什么领域的人来填补这个空缺争论了很久。人口生物学家认为,这个空缺应该由他们领域的人来填补,因为退休教师留下了一个相应的教学空缺。神经生物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则联合起来,要求招聘一名正在兴起的发展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学者。最后,人口生物学家的意见占了上风,部分原因在于系政策委员会意识到,招聘神经生物学家一次性的

2、基建安家投资就需要几十万美元。接下来,在生物学系与院长之间出现了分歧,因为生物学系提出系里一位著名的计算生态学家需要有一名终身教授配合开展工作。但是,院长却坚持认为,院里现有的资源只允许招聘一名新任职的助理教授。尽管有失和气,但是生物学系最后还是采纳了院长的决定,并成立了一个由3名人口生物学家、一名基因学家和一名免疫学家组成的招聘委员会。招聘委员会吸纳基因学家和免疫学家参加,主要是为了保证招聘工作的进行诚实可靠。招聘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寻求合适人选,打电话给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给全国所有重要的授予这个学科博士学位的系写信,在《高等教育记事》和《科学》杂志上刊登招聘广告。在200多名

3、应聘者中,挑选了十多个人作为重点考虑对象。经过进一步的评价审核,请其中4名应聘者到学校参加招聘访问和工作研讨会。(在有些系,特别是人文学科系,通常的做法是请候选人讲一堂课,然后对其表现进行评价。在理科系,这种做法越来越罕见。)最后从4名候选人中挑选出一名优异者,由招聘委员会和生物系进行无记名投票,待投票结果揭晓时,系主任正式向她宣布投票决定。投票结果出来后,要先征求院长意见,获得院长的同意是必要的。但是,即使到这一步,候选人仍被告知,聘用结果并不是最终的,正式的聘用结果要等到系主任准备好聘用文件并经教务长、职务任命与晋升委员会、校长和董事会同意后才能最后生效。职务任命与晋升委员会,

4、由在全校范围内选出的知名高级教授组成。在有些大学,由学院一级的委员会提出最终的推荐意见;而在另外一些学校,对于每一位终身任职资格的审定,都要成立特别专门委员会。各级审批机构都是由教师组成的。学校的教务长几乎全部是从教师中选举产生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会同意学术系的招聘意见。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他会将招聘文件退回给系里,但是,即使是在招聘文件被退回的情况下,问题一般也并不很严重。教务长这样做,通常是从系里的利益出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目的是为了获得学校委员会的通过。一旦得到委员会的同意,还没有听说过那项招聘被拒绝的。事实上,校长常常要列出一个很长的教师招聘名单,在董事会开会时,把

5、讨论教师招聘作为其中的一项工作议程,一般来说,该议程不必经过详细的讨论就会获得董事会的批准。教师决定着谁可以进入教师行列。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例外的情况,有时校长或董事会会由于政治或其他特殊原因而对招聘提案予以否决。不论这种例外情况出现在什么时候,都会引起很大的震动,原因就在于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如果这种情况只出现在个别学校里,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就会检查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并可能对学校的做法提出指责。尽管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不会采取法律或经济制裁措施,但是它的干预对学校来说,确实是一种强有力的威慑,因为被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指责的学校,其名声将会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教师如何被解雇?教师,特别是

6、具有终身教职的教师,能够被学校解雇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如果一个学校认为某一个系的研究和教学内容与学校的发展不再相干,那么学校可以将它撤消,同时解雇系里的教师。事实上,不论是由于财政问题还是由于学科发展问题决定撤消某个系,学校的通常做法,总是努力帮助这个系的教师找到能够接收他们的学校。另外,大学在制定的关于终身教职的政策中,都提出了一些条件,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学校有理由解聘教师的职务。斯坦福大学规定的条件是:“明显不能胜任工作,明显地失职,或者个人的品行不利于他在大学中履行他的责任。”对于终身教职有些方面的保护,也为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好处。设立终身教职这种做法的一个目的是,保

7、护大学及其教师在开展学术活动过程中免受政治迫害,使得大学成为一个产生新思想、甚至是异端想法的安全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讲,以积聚一些“死木头”(deadwood)作为代价,换取学者所珍重的学术自由也是值得的。60年代末,有人对终身教职的某些原则提出了挑战。在学校中,不仅偶尔会出现教授不称职和道德堕落败坏的情况,而且还有一些教师与学生一起,向学校的现有价值观和规则提出宣战。斯坦福的个案对我们有何启发?一个关于斯坦福大学的例子发生在1971-72年间,校长理查德·莱曼(R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