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

ID:20431207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2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_第1页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_第2页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_第3页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_第4页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中国电影的意境美:中国电影在发展历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意境的审美影响到了电影的意境审美。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冲淡、虚静、幽寒都是典型的审美范畴,中国电影作品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这些审美观念和审美技巧构成了电影的画面,使得中国电影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电影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中国电影;意境美;传统文化  :J901:A:1005-5312(2011)30-0128-02    一、冲淡之美  在中国电影里,有镜头语言浓烈奔放的,如《红高粱》;有压抑沉重的如《风月》,但冲淡远阔的镜头更是屡见不鲜。在中国传统的审美

2、里,冲淡是一种更高级的美学形态,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梅圣俞诗:“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苏东坡也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彩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那些激烈的表达方式因为用力过猛而常被归于下品。美学思想家李泽厚对“冲淡之美”也有过这样的见解:“正如司空图《诗品》中虽首列‘雄浑’,但客观趋向却更倾心于‘冲淡’、‘含蓄’之类一样·····是当时整个文艺思潮的反应。《画论》中把‘逸品’置于‘神品’之上,大捧陶潜,理论上的讲神、趣、韵、味代替道、气、理、法,无不体现出这一点。”  以冲淡为美源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在中国的道家思想

3、和中国佛教的禅宗思想中阐释较多,进而影响到了文学批评思想。以平淡来评价文学作品的例子很多,如苏轼评柳宗元诗“寄至味于淡泊”;梅尧臣说“做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都以平淡为最高的审美境界。在平常岁月中,砍柴吃饭无非妙用,一花一叶皆有情韵。王维的《鸟鸣涧》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描绘了一幅静寂、冲淡的山夜图画。李泽厚认为:“它所追求的那种淡远心境和瞬刻永恒,经常假借大自然来使人感受或领悟。”这表现在电影画面中便是“一切镜语皆是情语。”冲淡的风格要求寄情于景,而这情是淡的,景是静的。看似寡味甚至无味,但其实其中有至

4、味在,令观众回味无穷。那么,影片的冲淡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一在于选景。所谓“景是创造电影意境之母体”,选取什么样的景物决定着作品应该具备的何种美学风格。笔者认为,为了体现冲淡美,一方面选景尚古尚自然,那些充满现代风格的景物距离冲淡境界很远,钢筋水泥和灯红酒绿营造的只能是一派喧哗和躁动;另一方面,要舍大求小,并非所有自然景物都具备淡味,大山大河呈现的就是恢弘和壮美。只有小桥流水、斜风细雨才是冲淡境界最钟情的景物。苏东坡曾做一个对联:“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极简淡的八个字,却包含着浓浓的禅味。这些平常不引人注意的小景色、小物件,经过创造者

5、的点化,散发着耐人寻味的美,“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中国著名的美学著作《二十四诗品》中《冲淡》一品中对这种美学风格有着精湛的描绘:“饮之太和,独鹤与飞。尤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可见,其中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江河翻腾,只有孤独的鹤影,惠风吹拂的青青子衿。然而就是由这些寻常元素绘就了一幅“淡不可收”的清雅画卷。这种美学风格深深的影响了中国电影的画面风格。  《城南旧事》叙述的几个故事,都是关乎悲欢离合,关乎生离死别。就是这样人生中的

6、大事件,却在古朴的北京胡同和四合院中波澜不惊的展开,使得影片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伤感,轻轻的叹惋。正如该片导演吴贻弓所说的那样:“影片应该是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早春二月》中的小桥流水,古镇小巷以及无边细雨都很好的衬托了影片清丽恬淡的整体风格。《暖》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惘,温情脉脉却无处可依的哀怨和影片中镜头所频繁呈现的摇曳的秋千、婆娑的树叶、如泣如诉的细雨是分不开的。有了这些景物,使得故事主人公的心境终于有所寄托,也使得本来很凄惨的命运、很伤痛的故事被导演讲述得不那么惨烈,反而有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之美。  第二,富于诗情画意的

7、古典韵味的建筑有助于影片创造冲淡之美。我们看到,深谙其道的创会把镜头聚焦于中国的古城、古镇、古村。《城南旧事》里的北京胡同,《小城之春》里的江南古城,《边城》里的湘南古镇,《云水谣》中的云水谣古镇,这些影片的取景地都是煞费苦心选择的结果。这些传统的古韵建筑之所以最能体现诗情画意的素淡味道,与道禅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中国江南的乡村建筑大多是白墙黑瓦,看似单调,却在纯净质朴中蕴藏着无穷的灵气。白墙黑瓦在青山绿水之间,空茫而又幽深,单调却又意蕴无穷,正是,“白本非色,而色自生。”  中国的传统审美中,以黑白为主色调。《卧虎藏龙》全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

8、一幅徽州水乡的黑白世界的大全景,远处是青山,近处是绿水,青山绿水之间的是黑瓦白墙的乡镇。摄影师借助自然光效使得大面积的白墙泛出光泽,十分醒目。随之,主人公李慕白着长衫,牵红马,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