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与审美距离

论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与审美距离

ID:20576961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论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与审美距离_第1页
论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与审美距离_第2页
论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与审美距离_第3页
论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与审美距离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与审美距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与审美距离摘要: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美在美学中主要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画家通过描绘景物把思想情感在作品中表达出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与欣赏者产生共鸣,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审美意味。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通过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来表达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而意境美的体现不只单纯通过绘画技法表现,还需要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意境总是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感距离。  关键词:意境;审美距离;三远法;美感  :J201:A:1005-5312(2011)33-0048-01  意境,是中国美学中的独特范畴,主要

2、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现实时空,富有意味的境界中。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收到感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意境美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即使是作品所展示的实景,也包含着一定的主观因素,即已由“眼中之竹”转化成了“胸中之竹”。因此,“意境”给人的感受颇有一丝“灵犀一点”似的心灵相通的审美意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生于象外”的虚境,可思、可感而又不可视,甚至难以言表。这就给“意境”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只

3、有情感与形象达到高度融合并敞开一个世界的时候才会产生意境。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没有意境或意境不明显,绝对创作不出引人入胜的山水画。为了达到意境美在山水画的绘画过程中常常采用“三远”法。“远”是中国山水画中重要的特点之一。远具体的说就是散点透视。与西方画有很多大的不同,在西方风景画所采用的视点,多采用平视的一点透视与两点透视,主要为静态空间构图。故其山水彩画或油画,多根据任眼垂直视角30°,水平视角45°的固定视域,来决定画幅的长与宽的比例,通常是三与二之比。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则提出山水画的“三远”表现法。也就是说中国

4、山水画不采用西方的那种平视静观构图“所见不周”的表现方法,而是采取了视点运动的“三远”表现方法。  在郭熙的《林泉高致》中讲的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儿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该画全景式三远构图。上方正中高山大壑,是为“高远”让人感到直上云霄的感觉;左侧飘渺处矮山连绵,视野宽阔为“平远”视野开阔;右侧古寺迷离,用浓墨设色表现出来,这就是“深远”让你感到山重水复,深邃莫测。中国山水画往往在一幅画中有“深远”、“平远”“高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打破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而要用仰视、俯视和平视等散点透

5、视来描绘画中的景物。  同时意境产生也需要一定的审美距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从审美距离的角度分析意境的产生。在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这时就产生了美。审美“距离说”的“距离”实际上是一个物理概念,主客体之间具有适当的距离审美才能进行。在中国画中的意境美在于“不似之似”,石涛说:“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的似。”这“不似之似”便是在总结前人关心形神关系的美学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的,而成为中国画家遵循的法则。在作品欣赏过程中“意境”美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是一种主体对客体功利性的淡漠超越程度。

6、主客体之间要保持一种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才能得到美感。这种审美的心理距离,一般来讲,凡美的事物都是物质的具体的,都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所以人们会对它采取功利的与审美的两种态度。在观看这些对象时,如果只考虑对象实用性的一面,产生的就只能是实用情感,尽管美的属性依然存在,你也看不到它。如果对对象的实用性不加考虑,只注意对象美的属性,如色彩、形态等,这时你才能产生美感。  意境总是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感距离。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需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是一种不远不近、不即不离、不轻不重的理想审美距离。审美的距离,太近、太远都会破坏美

7、感,达不到意境美的感受,就极容易发觉审美对象的白璧微瑕,在审美态度上也易失之于轻慢,有时在心里就会产生“不过如此”的念头。太远,没有准确清晰地观赏到审美对象、势必影响意境的产生。因此,好的美感距离能使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官得到极大调动而饱受美感享受,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达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