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参考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参考

ID:20431515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0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参考_第1页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参考_第2页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参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参考理化特性D-二聚体(D-Dimers)是交联蛋白纤维(血栓)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之一。在血栓栓塞时,因血栓的交联蛋白纤维降解导致血中D-二聚体(D-Dimers)等血栓降解产物的浓度升高。D-二聚体(D-Dimers)在诊断血栓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只有50%,老年人、孕妇和外周血管疾病、肿瘤或感染性疾病患者均可增高。因此常用于DVT和PE的排除,即当血浆中D-Dimer浓度低于某值(0.5Mg/ml)时,基本可以排除DVT和PE。其阴性预测值大于90%。临床应用1.DIC的早期诊断DIC病人D-二聚

2、体水平都明显升高。这对于亚临床DIC诊断更有帮助。2.深静脉血栓(DVT)的筛查D-二聚体灵敏度高,因此全血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DVT的可能性。3.肺栓塞病人的治疗效果监测D-二聚体水平不同程度升高,用组织纤溶酶及启动物(t-PA)治疗后,D-二聚体迅速升高,可了解病人的纤溶状态,对肝素治疗有指导作用。4.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病人全血D-二聚体升高。未删减版:1、DVT和PE的排除D-二聚体检测最的临床价值在于排除DVT和PE。循证医学证实其具有VTE和PE的排除性诊断价值。目前临床结合大验前概率(pretestprobability,PTP)同时

3、检测患者D-二聚体浓度,来排除DVT和PE。当PTP评估为低、中风险,D-二聚体检测cut-off值为阴性(<0.5pg/ml),即可排除DVT和PE,无需再做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虽是诊断DVT和PE的"金标准",但其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有侵入'注损伤,同时还受到医院医疗水平的制约。肺部扫描和超声也可选择,但也不便作为常规筛查。D-二緊体测定简单便捷,价格低廉,特别适合对门诊病人的常规筛查。国外研究表明,D-二聚体检测结合PTP可使30-35%怀疑有DVT/PE的病人免受进一步检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费用。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4、的诊断作为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性物质,D-二聚体在DIC的诊断和病程监测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DIC形成早期即有D-二聚体升高,而且随病程的发展,D-二聚体可持续升高达10倍以上。因此,D-二聚体可作为DIC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主要指标。D-二聚体与FDP同时测定,可大大提高其诊断效率。临床上诊断DIC的指标及其诊断价值3、溶栓治疗的监测在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含最变化一般有以下特点:①溶栓后D-二聚体含最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②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③溶栓治疗应持续到D-二聚体含量

5、下降至正常范围。恢复正常的D-二聚体是停止溶栓的指征。不同疾病的溶栓治疗,D-二聚体峰值变化的时间有所不同:①在急性心梗、脑梗溶栓后1〜6hD-二聚体达到峰值24h降至溶栓治疗前水平;②在DVT溶栓治疗时,D-二聚体峰值常出现在24h或以后。③慢性期DVT患者,溶栓前D-二聚体含量高于正常,而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不升高,或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说明此时仅有少最新鲜血栓形成,大部分为机化的陈旧血栓,溶栓常不能收到满意效果。4、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常规的DVT/PE排除的cut-off值并不适用于孕妇,正常孕妇随着孕期的增长,D-二聚体

6、水平逐渐升高,直至产后D-二聚体才开始下降。建议建立适合孕妇的DVT/PE的排除诊断的cut-off值。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集健康孕妇669例、健康产妇947例、健康非孕妇女80例、静脉血栓或DIC孕产妇8例。健康孕产妇人群血浆D-二聚体的95%参考范围:513周:<0.64pg/ml;14-20周:<1.54pg/ml;21-27周:<2.60pg/ml;28-34周S3.01pg/ml;235周:彡3.19pg/ml;自然分娩后第1天:彡7.83pg/ml;剖宫产后第1天:<10.78pg/ml,•自

7、然分娩后第2天:<3.29pg/ml;剖宫产后第2天:<3.80pg/ml0采用上述参考范围评估8例血栓或DIC病人的D-二聚体值,均为阳性结果。5、老年人D-二聚体水平随着年龄的升高,D-二聚体作为DVT排除的cut-off值需要逐渐提高。大于60岁的年龄组,排除DVT的D-二聚体的cut-off值为1Mg/ml时,灵敏度和阴性预示值均为100%,因此,对于大于60岁的病人,DVT排除的D-二聚体cut-off值可以设定在1.0pg/mL或者对于大于50岁的年龄组,可以年龄除以100作为参考值。6、不同类型手术后D-二聚体的变化正常情况下,D-二

8、聚体在达到峰值水平后通常是以6%/d的速度清除,因此通过观察D-二聚体的变化趋评估手术后的血栓风险。手术持续时间、术前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