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_0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_0

ID:20447804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_0_第1页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_0_第2页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_0_第3页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_0_第4页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_0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_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  【目标导航】  1、学习目标: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2、学习重点:北伐战争  3、学习难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课前预习】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在课文中圈划出来,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埔军校的创建:1924年__________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史称“黄埔军校”,__________担任校长。  黄埔军校的特点:实行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并重的方针。  黄埔军校的作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

2、和军事人才,也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准备了条件。  2、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军阀,主战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震全国,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誉为“铁军”。  3、1927年4月_______________在南京成立“国民党政府”,史称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3、 1、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2、疑点与难点  【课后练兵】  A、必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家到这所学校(黄埔军校)来,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要向什么人放。”说明此校最大的特点是     ( )  A.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革命军校  B.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C.设备先进的近代化学校  D.培养将军的摇篮  2、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所学校是    ( )             A.黄埔军校   B.抗日军政大学   C.中山大学  D.北京大学  3、1924年,孙中山说:“今天在这里开

4、这个军官学校……就是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下列人物曾担任过“这个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的是( )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廖仲恺  4、2008年5月,中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大陆团访问大陆,在谈判两岸关系时说:“我们应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展望将来。……求同存异。创造双赢。”打开历史的闸门。国共两党在第一合作期间领导了   (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5、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5、      ( )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6、“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 )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  7、期以下史实叙述不准确的是      ( )  A.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B.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建立起了反动统治     C.黄埔军校只是注重军事训练    D.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8、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      

6、 ( )  A.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C.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的主力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9、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B.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C.人民群众支持配合  D.北洋军阀不堪一击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7、材料二  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请回答:  ⑴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相联系的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