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

论建设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

ID:20468452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1

论建设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_第1页
论建设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_第2页
论建设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_第3页
论建设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_第4页
论建设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建设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建设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审核  :工程造价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同时也涉及到投资及各参与方的利益。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这些情况,必须对项目投资实施全过程有效的成本控制,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等方面,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结算;审核方法  :TU723.3    作为阶段性投资控制投资的重要依据,建筑工程预算造价在基本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受到市场、人为因素等

2、的影响,先期的造价预算经常因无法完全预见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突发事件而致使造价预算出现偏差,超预算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显然不利于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因此,研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问题成为当前业界所关注的焦点。  1建设工程结算的原因  建设工程结算是指建筑安装企业通过向建设单位提供已完工程,按规定向建设单位收取工程价款的一种方法。进行工程结算,可以补偿施工过程中的资金耗费,还可以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工程结算的方法通常采用中间结算与竣工结算相结合的办法。其具体方法有定期结算、分段结算、分次预支、竣工后结

3、算和竣工后一次结算等。目前,采用开工前预付一定比例(一般以总承包合同价的25%~30%)材料备款,正式施工时,按月度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价值预付的工程款形式。  2建设工程造价结算问题实例剖析  我国的建设市场在短时期内从计划分配模式向市场交易模式转变过来的,一些工程的发承包还是停留在为“形式”而招投标,反映在具体工程合同的履行和合同价格的实施方面,还应加大“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参与程度。下面根据招标工程的结算实例,对该工程在招投标环节及工程实施过程的造价运行状况和结算剖析,来探讨建设工程造价结算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4、工程概况  该房屋建筑面积8000m2,工程结算造价如下表(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经审核的结算造价合计  工料机成本费用  1中标造价596.737049.2630646.0000  2调增项目603.061559.4188662.4803  3调减项目-269.7123-31.9588-301.6711  4增加项目282.896447.5982330.4946  5增加造价616.245675.0582691.3038  6合计1212.9826124.32121337.3038  2.2工程结算问题分析  该

5、工程在前期有关工作不到位,合同签订过程没有结合投标报价的确定和招标文件有关实质条款制订或补充,为后续工程实施造价的调整和控制造成了一定难度,主要有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1)招标前对工程设计了解不充分,造成了工程招标、投标合同价额度与最终结算差额较大(见上述表)。其中:  1)设计图纸不完善和不到位,造成工程有相当部分没有列入报价,最后结算增加工程造价330.4946万元,是中标造价的51.16%。  2)设计图纸修改内容造成造价调整幅度较大,调整内容增减造价净增360.8092万元,是中标造价的55.85%。  (2)

6、招标文件中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工程结算难度增加的因素。  招标文件的编制没有完整考虑工程造价计价规则及可能没有专业人员的参与,造成计价概念的混乱。  1)对当地造价计价规则不熟悉,有关条款造成了业主的损失。如招标文件规定材料按造价信息计价,又规定施工单位用水电按预算价结付。投标单位按市场价格计算了水电市场价差,却按预算价结付,实际造成了投标单位多算少还,造成业主将少收回施工用水电费10多万元。  2)业务概念不明确,文件条款自相矛盾。如:招标文件规定了投标企业可结合市场情况和企业自身实力,自行确定优惠浮动幅度,确定投标总

7、报价,并采用“固定价格、一次性包干”的合同类型,但又在相应条款规定“材料及人工价格按省、市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价格或指数及诸方法调整合同价格”。该工程结算中较多价格不同的调整内容不能说不是此条款造成的主要原因。  所以,招标文件如果仅仅机械地使用示范文本、通用格式,而对其中的有关条款不经造价业务人员参与共同来制订,就会因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问题,给招标工程的造价调整留下一定缺口,给业主投资控制增加了难度。  (3)补充合同的签订没有考虑投标报价时采用的计价依据及其有关标准和规则,规定的计价规则与中标报价口径不相符合,为后续

8、的造价调整留下了缺口。  该工程补充的招标文件(招标答疑)规定了部分内容暂不列入报价,但没有再补充规定该部分项目的结算口径,因此可以理解成该“暂不列入的部分”计价口径应根据招标文件中对设计变更内容的计价口径,即“原中标单位、费率计算”。  而工程后来增加的补充合同规定未列入造价及有关投标内容中的设计变更“按投标费率计算,管理费及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