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论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ID:20474290

大小:6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3

论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_第1页
论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_第2页
论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_第3页
论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_第4页
论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情感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只有在对乐曲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的领会作品的情感内涵。相反,音乐中的情感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情感上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能莫衷一是,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人们发自内心情感世界的对音乐的认识、欣赏、感悟

2、的结合。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感  :J60:A:1009-0118(2011)-03-0-02    一、音乐欣赏与情感体验的内涵及关系  (一)什么是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人们通过音响感知达到情感体验,去想象联想,从而完成理解和认识的过程。简单来说,音乐欣赏就是听音乐,是对某一事物存在的感知。然而,事实上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活动,是欣赏者主体性的意识活动,这个活动由于欣赏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感情、个性特征、艺术修养以及审美情趣不同,在欣赏中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说音乐欣赏也具有创造性,它本身就是一个主动的参与。例如在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时,我们心头

3、会涌起一种凄楚、哀怨和愤懑的感受,不可能产生欢乐和豪迈的激情。每个人都在欣赏中改变着对象,把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客体变为主体感受的一部分,这就是欣赏者的创造。音乐欣赏是思维在意识形式中将感觉经验转化成想象的活动。音乐欣赏的创造性是音乐审美中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作为欣赏者不仅要善于理解和想象作品,还要能借助审美,想象审视音乐作品,达到自我表现和自我认识。张前教授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中指出:“欣赏者对由音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复杂的情绪和情感,所引起的情感活动会产生感知、想象、理解等反应。这时,欣赏者的情绪和情感又会影响和作用于音乐作品的本身

4、。这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交融、相互统一、相互结合的过程”。一个作曲家,在创作和审美地反映世界过程中,总是情感与认识相伴随的,他对于生活的审美的情感、态度,推动着他去反映生活,进行美的创造。  (二)什么是情感体验  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这即是说,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是人的主观体验,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列宁曾说:

5、“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心理学家戈尔曼也曾说过:“情感决定着我们潜能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成就。”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体验。所谓情感体验,是指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欣赏作品或演唱作品时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人的情感应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并引起共鸣。  (三)音乐欣赏和情感体验的关系  音乐感知植根于人类的本性之中,只有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使人的这种感知能力得到健康的发展。  音乐是通过其旋律起伏、和声张驰、调式转换、音色变化、

6、动机发展、曲式结构直接表达人的情感的。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例1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bE大调4/4拍子  曲调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由高,中音的木管和乐器齐奏,铜管和低音木管齐奏,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情感体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2  慢速地  黄海怀:《江河水》  乐曲中一音一顿的弓法处理,犹如声声重锤扣击着人们的心扉,悲愤激昂的情感可以说抒发得淋漓尽致,乐段末句的逐渐下行

7、和渐慢演奏,又使音乐回到了思绪万千悲痛之中。  而当在钢琴上响起了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时,我们又能深深地体会到肖邦那种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等各种复杂的心情。  例3  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  在低音由半音的向上和向下的盘旋快速走句,似乎又在积蓄力量,音乐转回原调,在最后爆发出愤怒的音响,强力度的升高了三音的大主和弦引出一连串的快速走向,使情绪变得更加明朗,大有排山倒海,势不可挡之势,终止在升高了三音的大主和弦上,不但使激情和愤慨达到极点,同时也体现了肖邦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情感波涛,会把我们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