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数学试卷3

八年级下数学试卷3

ID:20479285

大小:1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八年级下数学试卷3_第1页
八年级下数学试卷3_第2页
八年级下数学试卷3_第3页
八年级下数学试卷3_第4页
八年级下数学试卷3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数学试卷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下数学试卷3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9分)1、分解因式:3a3-12a=.2、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其中a=3cm,d=4cm,c=6cm,则b=cm。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4、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_________。6、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的条件是“如果两个角相等”,结论是。7、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高为1.5米的测竿的影长为2.5米,那么影长为30米的旗杆的高是米。8、两地相距350千米,在1﹕10000000的地图上相距厘米9、已知点C是线段AB的

2、黄金分割点,且AC>BC,AB=2,则AC=.10、某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比,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现将某年级60篇学生调查报告的成绩进行整理,分组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2),已知从左至右4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05,0.15,0.35,0.30.那么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有篇.11、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k=。12、如图,AB∥CD,EG⊥AB,垂足为G.若∠1=50°,则∠E=度.13、如图,这是圆桌正上方的灯泡(看作一个点)发出的光线照射桌面后,在地

3、面上形成阴影(圆形)的示意图.已知桌面的直径为1.2米,桌面距离地面1米.若灯泡距离地面3米,则地面上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平方米(结果保留Л).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4、若3y-7x=0,则x∶y等于()A、3∶7B、4∶7C、7∶3D、7∶415、248-1可以被60和70之间某两个数整除,则这两个数分别是:A、61,63B、63,65C、.65,67D、.67,69()16、下列语句正确的是()A、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B、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而且位似比等于相似比;C、利用位似变

4、换只能放大图形,不能缩小图形;D、利用位似变换只能缩小图形,不能扩大图形.17、赵强同学借了一本书,共280页,要在两周借期内读完.当他读了一半时,发现平均每天要多读21页才能在借期内读完.他读前一半时,平均每天读多少页?如果设读前一半时,平均每天读x页,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B、C.D.18、下列图形一定相似的是()A两个矩形B两个等腰梯形C有一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菱形D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四边形19、为了解我校八年级8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下列判断:①这种调查方

5、式是抽样调查;②8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④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2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其中正确的判断有()A.1个B.2个C.3个D.4个20、如图4所示,棋盘上有A、B、C三个黑子与P、Q两个白子,要使△ABC∽△RPQ,则第三个白子R应放的位置可以是()A、甲B、乙C、丙D、丁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2、化简23、分解因式:(a-b)+8(b-a)+1624、解分式方程:;四、解答下列各题(25、26、每题6分,27题5分,)2

6、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90°,BD⊥DC,试问(6分)(1)△ABD与△DCB相似吗?请说明理由.(2)如果AD=3,BC=5,你能求出BD的长吗?26、一条河的两岸有一段是平行的.在河的这一岸每相距5米有一棵树,在河的对岸每相距50米有一根电线杆.在这岸离开岸边25米处看对岸,看到对岸相邻的两根电线杆恰好被这岸的两棵树遮住,并且在这两棵树之间还有三棵树,求河宽.27、如图所示:爬上小山有甲、乙两条石阶路,所标数字分别是各阶的高度(单位是厘米).运用所学统计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哪条路走起来更舒适?

7、(2)设计一条舒适的石阶路,简要说明理由。28.甲、乙两位同学本学期11次考试的测试成绩如下:甲98100100909691899910010093乙9899969495929298969997(1)(3分)他们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各是多少?(2)(2分)分析他们的成绩各有什么特点?(3)(2分)现要从两人中选一人参加比赛,历届比赛成绩表明,平时成绩达到98分以上才可能进入决赛,你认为应选谁参加这次比赛?为什么?29.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D<BC,且AD=5,AB=DC=2.(10分)(1)如图,P为AD上的一

8、点,满足∠BPC=∠A.①求证;△ABP∽△DPC②求AP的长.(2)如果点P在AD边上移动(点P与点A、D不重合),PE交直线BC于点E,同时交直线DC于点Q,且满足∠BPE=∠A,那么当CE=1时,求AP的长(写简要解题过程).30.填写推理的依据。(共6分)(1)已知:AB∥CD,AD∥BC。求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