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青蒿中紫杉烷类物质的分析

转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青蒿中紫杉烷类物质的分析

ID:20479716

大小:3.21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18-10-12

转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青蒿中紫杉烷类物质的分析_第1页
转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青蒿中紫杉烷类物质的分析_第2页
转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青蒿中紫杉烷类物质的分析_第3页
转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青蒿中紫杉烷类物质的分析_第4页
转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青蒿中紫杉烷类物质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紫杉二烯合成酶基因青蒿中紫杉烷类物质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硕士学位论文Hyghygromycin潮霉素IPPisopentenyldiphosphate异戊烯基焦磷酸KanKanamycin卡那霉素SDSSodiumdodecylsulfate十二烷基磺酸钠TrisTri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三羟甲基氨基甲烷LBLuria-BartanimediumLB培养基MVAmevalonate甲羟戊酸MSMurashigeandSkoog(1962)mediumMS培养基Mmol/L摩尔每升NAA1-Naphthylaceticacidα-萘乙酸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RifRifamp

2、icin利福平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反转录PCRRTRetentiontime保留时间rpmRevolutionsperminute每分钟转速secSecond秒UBCubiquitin-conjugatinggene泛素结合基因XI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3、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1.1引言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预测:到20

4、20年,全球的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将达到1500万,并有逐年上升趋势。而据中国卫生部2008年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我国前两位死亡病因,分别占死亡总数的22.45%和22.32%。目前,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万至200万,死亡140万至150万;死亡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且呈持续增长趋势,比70年代中和90年代初分别增加了83.1%和22.5%。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中药治疗等几种方法。对于早期的癌瘤与某些中期癌瘤,手术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中晚期的患者一般多采取放射疗法、化学疗法进行治疗。

5、外科手术及放射疗法的不断进步和革新使得良性肿瘤患者和早、中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或生存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对于晚期发生肿瘤转移的患者而言,只有抗癌化学药物治疗或中药治疗方面的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才能真正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帮助。事实上,大多癌症患者确诊时往往已经处于癌症中、晚期,肿瘤细胞已经发生局部或全身转移,因此,抗癌药物的研发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从天然产物中筛选抗癌新药,或者解决现有抗癌特效药资源短缺等问题。紫杉醇(Taxol)是Wani等[1]于1971年从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的树皮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四环二萜酰胺类化合物,已经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多种

6、癌症,具有高效、低毒等特点。然而该化合物在红豆杉植物中含量极低,树皮中的含量仅为0.01~0.1%;而且其结构复杂,虽然可以通过化学全合成制备,但由于全合成步骤繁多,不适合商业生产。目前市场上所用的紫杉醇大多是从原材料红豆杉中直接提取或者提取紫杉醇合成途径中含量较多的前体物质,然后通过半合成而得来;由于红豆杉生长缓慢,加上红豆杉中相关的物质含量极低,现有技术条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致使其药价昂贵。为此,如何解决紫杉醇药源问1硕士学位论文题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解决这一问题,将给癌症患者带来福音,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植物中都存在通用的二萜类化合物合成前体GGPP,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第

7、一个前体物质(紫杉二烯)就是由紫杉二烯合成酶(Taxadienesynthesis)催化GGPP合成的,从紫杉二烯再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即可生成紫杉醇[2]。如果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能够极大提高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或寻找到一种能够高效生产紫杉醇或其合成前体的生物载体,再用其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紫杉醇或其前体物质或者其类似物,将有望解决药源短缺问题。研究表明[3,4],通过农杆菌将紫杉醇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转化红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