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四

中国新闻传播史四

ID:40240626

大小:407.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7-28

中国新闻传播史四_第1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四_第2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四_第3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四_第4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新闻传播史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外新闻传播史》2011年秋季课程新文化运动后报刊新貌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各种新思潮传入中国,出现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局面,与之相应的很多新报刊诞生;报刊面貌更新:白话文、使用标点、竖排改横排、报纸副刊普及,电报的使用,记者站的建立,使得新闻的流通加快。商业报纸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商业报刊有较大发展,突出了“以新闻为本位”,以传递新闻为主要功能。北京《京报》和《世界日报》、天津新记《大公报》、上海所有权转到史量才手中的《申报》和《新闻报》等。通讯社在1920s得到发展,1926年,全国有155家。中国的广播电台也诞生在这个时期

2、。国民党政府的官方体制1928年蒋介石南京政府政府媒介体系: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中央广播电台,及在围剿红军时创办的军队报纸《扫荡报》共同构成当时控制主导意识形态的官方新闻传播体系。许多商业性报刊,国民党内的自由派人士办的报刊,以及各种文化、教育、科学刊物,某些民营电台和通讯社,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抗日救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一二八凇沪抗战,华北事变,一二九学生运动,西安事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相继发生。日本侵略中国的步伐加快,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步步退让。面对国家民族的危亡,全国不断掀起抗日救亡高潮。新闻界投入

3、到这一高潮之中,全国各地的抗日救亡报刊大量涌现,不下千种。民族矛盾与民营报刊部分民营商业报纸进入报团操作:申报、世界报团、大公报团、新民报团、益世报等。这些民营报刊集团在政治态度上居于偏左或偏右的中间状态。日本入侵、民族矛盾上升,民营报刊表现各异。著名报人与记者史量才《申报》改革邹韬奋的报刊活动斯诺与《西行漫记》范长江与《中国的西北角》《申报》改革1912年,史量才任《申报》总经理。销数有7000多份,史量才和《新闻报》经理汪汉溪,都致力于经营报业,到1922年平均日销5万,1926年超过10万。《申报》1932年》发行量超

4、过15万份,进入黄金时代“九一八”之后,史量才明确宣告“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坚持“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的方针,聘请黄炎培、李公朴等进入报馆,请鲁迅、巴金、茅盾等为“自由谈”撰稿。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遇刺身亡,终年54岁。邹韬奋邹韬奋(1895—1944)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政论家。主办过六刊一报;撰写评论、报道数百万字;创办的”生活书店”曾在全国拥有56处分店。“九一八”事变后显著变化;此后14年,1次入狱,3次流亡,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生活》1926年10月,韬奋接手《生活》周

5、刊,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出发,将《生活》周刊办成”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以讨论社会政治时事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刊物。“九一八”事变使邹韬奋和《生活》发生了急剧转变,表现出鲜明的抗日救国立场和社会主义思想倾向。韬奋于1933年7月流亡国外,《生活》停刊。回国办刊1935年8月回国,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标出该刊三大目标:”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1936年2月,《大众生活》被国民党查封。邹韬奋再次流亡香港,创办《生活日报》;8月,在上海出版《生活星期刊》。1936年11月,七君子事件,被

6、捕入狱8个月;后来在重庆、香港等地办刊、写作。办报作风最突出的是他热爱读者,尽心尽力地为读者大众服务,这形成了“生活”的传统精神之一。办刊物富有创造精神,不但力求刊物内容充实,而且力求格式新颖,使每个刊物都具有各自的个性或特色。范长江范长江(1909—1970)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西北采写的历程。他考察西北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观察了解红军北上情况,陆续发表数十篇通讯,引起轰动。后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他的报道揭示了国民党腐败统治下西北的黑暗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而且第一次

7、真实公正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比较正确地反映了红军发展和成长的过程。范长江西安事变发生后,进入事变中心西安采访,发表了震动朝野的《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后出版《塞上行》。范长江西安、陕北之行的系列通讯,出色地向全国公开报道了西安事变的真相,传播了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政策,反映了陕北根据地人民的风貌。范长江是当时从白区进入延安,向全国报道红色区域情况的第一个中国记者。范长江延安之行促使其政治立场的决定性转变,1939年加入共产党。抗战时期,和一些进步新闻工作者创办“中国青年记者协会

8、”、“国新社”;采写了大量战地通讯;参加创办香港《华商报》。担任过新华社华中分社、华中总分社和《新华日报》(华中版)的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建国后,任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等职。1970年10月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幸逝世。爱德加·斯诺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作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