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第十一章 国际产品责任法

《国际商法》第十一章 国际产品责任法

ID:20508935

大小:552.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13

《国际商法》第十一章 国际产品责任法_第1页
《国际商法》第十一章 国际产品责任法_第2页
《国际商法》第十一章 国际产品责任法_第3页
《国际商法》第十一章 国际产品责任法_第4页
《国际商法》第十一章 国际产品责任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商法》第十一章 国际产品责任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国际产品责任法产品责任法概述美国产品责任法欧洲各国的产品责任法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第一节:产品责任法概述一、产品责任的概念:由产品缺陷导致消费者、使用者或第三人人身、财产损害时,该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所应承担的责任。生产者/销售者赔偿消费者/使用者二、产品责任构成(一)产品存在缺陷【思考】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是否一定是缺陷产品?危险产品是否一定是缺陷产品?【案例】我国某玩具进出口公司向美国某玩具公司出口塑料弹弓。出口后不久,就反映质量有问题.称美国儿童使用弹弓时弓柄断裂,并已发生多起伤害案件,有的眼睛致残。经法院审理,美方提出证明表示,我方出口

2、的弹弓所使用的材料不安全,仅经受9磅拉力弓柄就断裂,香港同类弹弓弓柄能承受60磅拉力。问:产品属于质量不合格还是缺陷产品?我国出口商是否应承担产品责任?应对谁承担产品责任?分析如果我国出口公司在订立合同时约定弓柄承受拉力应超过9磅,属产品质量不合格,但同时构成缺陷产品。如果该缺陷产品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害,生产者或进口商应承担产品责任,对受损害的消费者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涉及产品质量不合格,应由出口商对美国的进口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二)给产品的消费者或其他第三者造成人身或财产的损害1、有损害的事实2、损害的范围3、损害的承担者范围广(三)产品缺陷与损害之间的因

3、果关系第一节:产品责任法概述三、产品责任法的概念产品责任法是调整有关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基于侵权行为所引起的人身或财产损害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一节:产品责任法概述四、产品责任法的产生和发展无契约无责任原则↓“固有的危险性”责任原则↓合理的注意义务原则↓严格产品责任制(无过失责任)第二节:美国产品责任法一、产品责任诉讼依据疏忽说(theoryofnegligence)违反担保说(breachofwarranty)误示说(doctrineofmisrepresentation)严格责任说(strictliability)(一)疏忽说(theo

4、ryofnegligence)受害人必须证明以下事实:a.被告没有做到“合理注意”的义务;b.由于被告的疏忽直接造成了原告的损失疏忽说是对契约原则的突破疏忽责任原则首创于1916年麦克弗森诉布伊克汽车制造公司案。该案原告从零售商处购买了一台被告生产的汽车,因轮胎的缺陷在行车途中爆裂,汽车倾覆,将原告抛出车外受伤。法院判决被告因疏忽而对原告承担赔偿责任。尽管原被告间并无合同关系,轮胎也非被告制造而是外购的。疏忽:行为人没有做到合理的注意。包括设计上的疏忽、生产过程中的疏忽以及警示上的疏忽。缺陷:产品的“缺陷”就是对消费者或使用者具有不合理的危险性,不具备消

5、费者有权期待的产品合理的安全性。设计上的缺陷案例1956年,MattewV.LawnliteCompany一案中,原告马修在看铝制椅子,在试坐旋转时,椅子回旋部分将原告手指切断。法官认为,切断原告手指的机构装置部分是椅子构造的必要部分,被告应在其危险部分装上保护装置,否则应负设计缺陷的责任。制造上的缺陷案例在1973年,布兰登伯格诉丰田汽车销售美国分公司及丰田总公司案中,美国法官对于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丰田汽车因翻车而车顶破裂,乘客被抛出车外造成死亡的事件,认为汽车车顶的构造有缺陷而判决制造商和销售商负赔偿责任。警示上的缺陷案例美国的瓦克维尔工程有限公

6、司诉BDH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案是警示缺陷的经典案例。案情经过是:被告向瓦克维尔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了一种装在玻璃安瓶里的瓶上标有“有害蒸气”的化学药剂。供应商并不知道该化学药剂遇水后会产生强烈反应。一位科学家在做试验时意外地将安瓶掉在水池里引起爆炸,导致了该科学家死亡,并给原告的工厂造成了巨大损失。法院裁决制造商负有过失责任,因为他未能提供该化学药剂的危险性的充分的警告。案例:原告的儿子是四个月的婴儿,误吃了有毒的家具清洁液而死亡。法院认为,生产者应预见家具清洁液有被未成年人误用的可能性,因此制造者应该在商品上适当警告。如果没有这样的警告,就使该商品存在不合理

7、的危险性,对所产生的损害,制造者应该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指示再详尽都不为过:婴儿车:“在折叠婴儿车之前,请将婴儿抱出”电熨斗:“请不要将衣服穿在身上熨烫”原告如果要以疏忽说提起诉讼,需要证明:1)被告存在疏忽2)由于被告的疏忽导致产品存在缺陷3)由于产品的缺陷导致原告的损失。但是原告不限于买方,即原告与被告之间不一定有合同关系。(二)违反担保生产者、销售者违反明示或默示的担保。根据美国的判例,广告也有可能构成卖方的明示担保1932年巴克斯特诉福特汽车公司被告在广告中表明其汽车玻璃不会破裂。原告相信了广告并买了汽车。结果一块小石头击在挡风玻璃上,玻璃破碎,伤

8、害了原告的眼睛并失明。法院判被告应承担明示担保责任,对于不具有合同关系的人也应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