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求职途径里的猫腻

细数求职途径里的猫腻

ID:20510472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细数求职途径里的猫腻_第1页
细数求职途径里的猫腻_第2页
细数求职途径里的猫腻_第3页
细数求职途径里的猫腻_第4页
细数求职途径里的猫腻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数求职途径里的猫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细数求职途径里的猫腻;  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猎头、职介机构、人才派遣公司等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信息沟通的主要载体,是求职者找工作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五大主要途径。本次维权专版专为读者剖析目前五大途径中存在的一些损害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利益的现状。  职场维权的话题在今年3.15前后显得格外热闹。由上海人才中介行业协会举办的2004年度上海信得过人才中介机构评选近期尘埃落定,62家中介机构从200多家参选中介机构中脱颖而出。评选标准之一,是全年未发生过责任投诉和违法违规记录(以人事局、行业协会和工商局查处结果为准)。本文由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

2、JiaoYuDa.整理  换言之,诚信是评判信得过的重要准绳。招聘市场有诚信标兵,也存在坑蒙陷骗的各类服务提供商。来自智联招聘、新浪网等机构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70%求职者表示曾遭遇过职场陷阱。在你遭遇的招聘骗局来自哪里的调查中,直接来自用人单位的占了27.89%,来自职业介绍所的有25.79%,来自网络招聘的23.16%,大型招聘会占14.21%,咨询公司占8.95%.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猎头、职介机构、人才派遣公司等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信息沟通的主要载体,是求职者找工作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五大主要途径。本次维权专版专为读者剖析目前五大

3、途径中存在的一些损害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利益的现状。  招聘会  这种方式目前仍是求职者利用率较高的求职途径之一,以其沟通直接、信息集中等优势受到市场供需双方的认可。目前,上海每个周末通常有几十场大小规模不等的招聘会举行,为求职者提供了大量的职位信息,一些规模较大的招聘会动辄有上万求职者进场。但在火爆的场面下,也存在着一些损害求职者利益的行为。  ●单位和职位信息存在水分  尽管招聘会主办方在招聘会开场前已对设摊单位进行了资格审查,对其发布的职位信息也往往做过仔细的过滤。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成千上万的职位信息中难免存在水分。  一方面,设

4、摊单位出于某种目的,发布的职位信息可能存在虚假成分。比如,明明某个职位只有2个空缺,但为了吸引求职者、宣传企业形象,有意将需求人数提高;或者原本要招聘业务员,为图好听,改成销售代表等,使求职者对岗位职责的理解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一些骗子公司在招聘会中也可能存在。  另一方面,个别招聘会主办方有时为了吸引人气,举办某某专场,求职者奔着专场而去,却发现是很多不相干的单位在设摊;在招聘会淡季,个别主办单位甚至会虚设招聘单位,制造招聘会火爆假象等。  ●宣传失实  宣传广告中明明白白地写着众多世界500知名企业参展、招聘摊位1000多个,可跑去现

5、场一看,出场的可能是某个500强的分支机构,招聘摊位远不及千家。有时求职者兴冲冲地奔着宣传中列出的一些知名企业而去,而到了现场却遍寻不着,实际岗位根本就与  宣传内容不符  ●临时失约  预定好的一场招聘会,求职者乘兴而去,却发现铁将军把门,门口贴有一张招聘会临时取消的告示,或连告示也无,让求职者空跑一场。  专家视点  出现上述一些情况,与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有关,一些机构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目前上海正在酝酿举办招聘会的规范流程,即将在行业内推广,进一步从细节之处对招聘会进行规范,相信今后不和谐的声音会越来越少。  网络招聘  网络的拥护者

6、日渐增多,其快捷便利、信息量大、跨越时空等独特优势在年轻求职群体和中高端求职者中备受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也正由于其植根于网络虚拟空间,在拥有众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问题。  ●招聘信息有效性打折扣  为提高求职命中率,某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小潘花了不少时间,特意从一个招聘网站上精心筛选了5家用人单位寄去简历。可大半个月过去,没有一个单位和小潘联系。小潘按捺不住,索性把5家公司的打了个遍,了解一下招聘结果到底如何。没想到,5家单位众口一词:我们半年前人就招满了,你从哪儿看到的招聘广告?小潘的遭遇不少通过网络求职的人都曾碰到过。你可曾想

7、过,也许你所看到的职位信息根本已经过时或失效。  随着网络求职越来越受欢迎,大大小小的人才网站雨后春笋般冒出。不少人才网站在信息量明显欠缺,不能为求职者提供有效、足量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情况下,为吸引求职者眼球,直接从别的网站上扒下招聘信息,剪刀加浆糊,大量的招聘信息就新鲜出炉。这些未经核实的,或已过时无效的招聘信息,让求职者白费了时间和精力。  ●个人信息被泄漏而遭人利用  网上求职,一不当心,求职者简历中的种种个人信息就可能成为他人牟利的法宝。事实上,个别招聘网站打着招聘旗号,利用求职者登记的详细个人资料获取不正当利益之事,已不在少数

8、。一些别有用心者盗取求职者的身份证号码、联系、家庭详细地址等个人信息后,转卖牟利,求职者受到无端骚扰的情形屡见不鲜。  自从上个月在网上求职时留下一份个人简历后,顾小姐的生活就再也没有安静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