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ID:20515906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确定_第1页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确定_第2页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确定_第3页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确定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确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在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加工路线。编程时,加工路线的确定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应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2)应尽量缩短加工路线,减少刀具空程移动时间。(3)应使数值计算简单,程序段数量少,以减少编程工作量。对点位控制的数控机床,只要求定位精度较高,定位过程尽可能的快,而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路线是无关紧要的,因此这类机床应按空程最短来安排走道路线。除此之外还要确定刀具轴向的运动尺寸,其大小主要由被加工零件的孔深来决定,但也应考虑一些辅助尺寸,如刀具的引入距离和超程量。对于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孔系加工,特

2、别要注意孔的加工顺序的安排,安排不当时,就有可能将坐标轴的反向间隙带入,直接影响位置精度。如图2-23所示,图a为零件图,在该零件上镗六个尺寸相同的孔,有两种加工路线。当按b图所示的路线加工时,由于5、6孔与1、2、3、4孔定位方向相反,Y方向反向间隙会使定位误差增加,而影响5、6孔与其他孔的位置精度。a)     b)    c)图2-23 镗孔加工路线示意图  按c图所示路线,加工完4孔后往上多移动一段距离到P点,然后再折回来加工5、6孔,这样方向一致,可避免反向间隙的引入,提高5、6孔与其他孔的位置精度。 在数控机床上车螺纹时,沿螺距方向的Z向进给应和机床主轴的旋

3、转保持严格的速比关系,因此应避免在进给机构加速或减速过程中切削。为此要有引入距离δ1和超越距离δ2。如图2-24所示,δ1和δ2的数值与机床拖动系统的动态特性有关,与螺纹的螺距和螺纹的精度有关。一般δ1为2~5㎜,对大螺距和高精度的螺纹取大值;δ2一般取的1/4左右。若螺纹收尾处没有退刀槽时,收尾处的形状与数控系统有关,一般按45°退刀收尾。           图2-24 切削螺纹引入距离  铣削平面零件时,一般采用立铣刀侧刃进行切削。为减少接刀痕迹,保证零件表面质量,对刀具的切入和切出程序需要精心设计。如图2-25所示,铣削外表面轮廓时,铣刀的切入和切出点应沿零件轮

4、廓曲线的延长线上切向切入和切出零件表面,而不应沿法向直接切入零件,以避免加工表面产生划痕,保证零件轮廓光滑。铣削内轮廓表面时,切入和切出无法外延,这时铣刀可沿零件轮廓的法线方向切入和切出,并将其切入、切出点选在零件轮廓两几何元素的交点处。图2-26所示为加工凹槽的三种加工路线。        图2-25  切入切出方式a)        b)       c)图2-26 凹槽加工路线  图a和b分别为用行切法和环切法加工凹槽的走刀路线;图c为先用行切法最后环切一刀光整轮廓表面。三种方案中,a图方案最差,C图方案最好。  在轮廓铣削过程中要避免进给停顿,否则会因铣削力的突

5、然变化,将在停顿处轮廓表面上留下刀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