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何解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何解

ID:20520042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何解_第1页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何解_第2页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何解_第3页
资源描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何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何解本文导航1、首页2、这里的工作并非是礼赞3、礼者,理也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何解,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诗教在于使人侵润于诗中,并最终成为文质彬彬、温柔敦厚的君子。而诗之所以能有德化之功,乃是因为在孔子看来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纯正,无过无不及,也正因为诗(思)无邪,才能起人、兴人。当然,这里面有个孔子删诗、整诗的前提,不过孔子对诗的整删本身就是一个对《诗》的伦理化的解释过程。2.立于礼在《论语》中,与立于礼相同的表述还有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

2、,无以立也。这些足以表明学礼、知礼的重要性,但问题是:礼之立人,要在什么样的意义上理解才是恰当的。直观孔子的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耳边回荡着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们的疑问随之而来:孔子的言传身教不正是想把人塑造成一个揖让进退的礼器吗?《论语乡党篇》中所描绘的那个孔子难道不是一个机械的、呆板的形象吗?即使我们承认这一篇的描绘是生动的,但那难道不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吗?以礼杀人、压抑人性、束缚自由,礼总是这样在最大的程度上被我们误解着,即使我们生来就在礼乐世界之中生存着,我们也可以最轻而易举地从所谓的礼仪之邦之传统中读出吃人二字。本

3、文导航1、首页2、等级制度的维护者3、千秋功过任评说4、旷世大儒广大朋友们,关于论语中的孔子形象辅导是由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孔子那样被人们评头论足、津津乐道地评说了两千多年。他是一个平凡谦恭的人,却成了人们心中的神话。曾经有人把他捧上九天,也曾经有人把他贬入地狱。但是他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统制力的思想家,人们不得不通过他而思维,不管是否认同、是否继承他的思想理念。本文就《论语》的记载对孔子做一次浅近的解读。一、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者《论语》中孔子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缘于他一生对学问的不

4、懈追求。《论语》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学习指的是学习周礼。孔子认为,学习就是致其道,这是做人、从政的必要条件。孔子对自己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才能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从自己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另外,孔子在对待学问上注重精益求精,主张治学应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浮夸偏颇、懒惰懈怠的劣习。孔子不仅自己乐学善思,更对弟子循循善诱,教导他们也去勤奋好学。本文导航1、首页2、这里的工作并非是礼赞3、礼者,理也

5、但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工作并非是礼赞,而是想努力地朝向现象本身、亦即孔子所倡导的是怎样的礼。从其弟子子绝四的记述以及《论语》文本记载的很多事例来看,孔子并不是固执之人。比如在对待礼的问题上,孔子并不固守原来的礼而注意到了礼的损益原则。孔子之时,礼经历着损益,礼的危机使得在春秋后期,礼与仪的分辨越来越重要。礼与仪也就是《礼记》中提到的礼之本(礼义)和礼之文(礼仪)。与礼仪相比,孔子更为看重礼的精神: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篇》)从孔子吾从众与吾从下的对比可以看出,礼首先并不意味着麻冕或玉帛

6、,所以孔子认为礼仪上的某些损益是可行的,但是这种损益应该有理有节,如果我们忽视礼的精神,或不能领会到本真的仁爱,那么我们所在乎的也将只是礼在形式上的变化,而礼则会由此堕入形式化。据此,孔子明确指出了若是人而不仁,礼乐也就无从谈起,就像我们在前面讲的,如果为孝不敬,那么这种仅仅意味着能养形式上的礼就是不合礼的。在这里,似乎有点仁为礼乐奠基的意思,不过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这场对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7、篇》)尽管孔子在此的克己复礼为仁只是重复古志,但是从其下面的解释来看,孔子是相当认可这句话的。问题是如果说仁为礼乐奠基,那么何来克己复礼为仁?因为后者似乎又表明了礼乐为仁奠基的意思。其实,孔子在此使用的乃是一种类似于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循环的方法。我们在前面的工作已经凸现出仁奠基于本真的生存现象,是对人与人之间本真生存关系的本真领悟。礼不是别的,礼就是在这种本真领会基础上的一种伦理建构,并进一步体现为礼仪与礼义的结合,只是礼仪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变化性。因此,本真的礼就是人与人之间动态关系的具体的人性化形式,而也只能在这种动态关系中,仁爱这种情感才能生发出来

8、。《礼记》有言: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本文导航1、首页2、这里的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