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武臣子弟应举入仕论略

宋初武臣子弟应举入仕论略

ID:20532129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3

宋初武臣子弟应举入仕论略_第1页
宋初武臣子弟应举入仕论略_第2页
宋初武臣子弟应举入仕论略_第3页
宋初武臣子弟应举入仕论略_第4页
宋初武臣子弟应举入仕论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初武臣子弟应举入仕论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宋初武臣子弟应举入仕论略  顾宏义  宋初太祖、太宗鉴于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兵变频仍而君主屡遭非命、统治难稳的乱局,大力推行“崇文抑武”政策,即“兴文教、抑武事”,1在社会上形成士子不能以“武事”进身显贵、而只能以“文学”,通过科举考试而入仕为宦,来达到其或“兼济天下”或光宗耀祖的人生目标。在此大背景下,宋初不少武臣子弟也纷纷弃武从文,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由此对宋廷“崇文”政策的贯彻、两宋时期“尚文”之社会风俗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  唐末五代时期的连年战乱,在朝廷上下形成了严重的卑文轻儒风气,其中尤以后汉君王的言论为典型。后汉高祖认为“朝廷大事不可谋及书生,懦怯误人”;侍卫亲军都指

2、挥使史弘肇宣称:“安定国家,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而三司使王章“尤不喜文臣”。2然后汉立国仅有四年,即为后周所篡。故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即为改变当时“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一面通过“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以消弱“方镇”势力,通过“杯酒释兵权”夺去“佐命”之禁军大将的兵权,3一面又施行“崇文抑武”国策,以扭转唐末以来重武轻文的社会风气。  《宋史·文苑传序》曰:“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臣,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4南宋孝宗时宰相史浩也曾指出:“五代惟专用武,朝无儒者,故相尚为威虐,败乱接踵。及太祖皇帝英武开国,独降意屈于儒士夫,二帝三王之道固不寄

3、于长枪大剑之人,必讲于圆冠方屦之士。自战国秦汉,圣人之道不传,而治道益卑,千有余年,然后道术复明,文治熙洽,实我太祖崇儒重道之力。”5但当时战火未熄,政局未稳,故虽然太祖宣称“作相须读书人”,并“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6努力使自己从一介武夫转变为尊儒重文之君,而享有“性好艺文”之誉,7然太祖所关注者主要在于“抑武”方面,故而其又有“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以代方镇,“纵皆贪浊”,其祸“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之语。8至太宗以后,四方割据“次第平定,藩镇拱手以趋约束”,于是“朝廷以一纸下郡国,如身之使臂,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9由此“崇文”建设更得关注。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

4、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一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戊辰条,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94页。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八九,中华书局点校本,第9422、9430、9431页。  3《长编》卷二,第49—50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九《文苑传序》,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2997页。  5(宋)胡榘等:《宝庆四明志》卷九《叙人》中,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  6《宋史》卷一《太祖纪一》、卷三《太祖纪三》,第11、50页。  7(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四《崇政殿说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1页。  8《长编》卷一三开宝五年岁末条,第293页。  9《宋史》卷四三六《

5、陈亮传》,第12933页。  10《长编》卷二三太平兴国七年十月癸亥条,第528页;(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五五《文苑英华序》,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  11(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页。  尚“文儒”的宋太宗认为“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故决意以文教治国,“以文化成天下”。10为倡导社会上“崇文”之风,太宗在任用官吏等方面也采用了相应制度:如“祖宗多为武官等级,责其边功,非有奇功殊勋,无因超越,故文臣正郎、员外郎各止于三转,而武臣正使、副使必各九转”。11又如当时“武臣莫尊”的殿前司、马军司和步军司“三衙”长官遇见文官大臣时,“必执梃趋

6、庭,肃揖而退。非文具也,以为等威不如是之严,不足以相制”。1  同时,出于“兴文教,抑武事”之考虑,太宗又通过科举大力选拔士子入仕,并加重用。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太宗即位之次年,御试进士“得吕蒙正以下一百九人”,诸科“得二百七人,并赐及第”;又“阅贡籍,得十五举以上进士及诸科一百八十四人,并赐出身”等,“凡五百人”。其“第一、第二等进士并九经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同出身及诸科并送吏部免选,优等注拟初资职事判司簿尉。宠章殊异,历代所未有也”。2此后其每科取士人数较太祖朝有着急遽增加。而且太宗还大力擢用这些进士。如太平兴国二年及第进士吕蒙正、张齐贤,入仕仅过六年,即于太平兴国八年(

7、983年)官拜执政。四年后之端拱元年(988年)吕蒙正拜相,至淳化二年(991年)张齐贤拜相。3自布衣入仕至官拜宰相仅历十年有余,其迁升之速,为宋代所罕见。  此后真宗依然沿用此“崇文抑武”政策。史载真宗初,肯“代州进士李光辅善击剑,诣阙,帝曰:‘若奖用之,民悉好剑矣。’遣还”。4真宗末,枢密使曹利用进秩为右仆射,时有“曹利用先赐进士出身,而后除仆射,乃知进士之为贵也如此”之说。5由此至仁宗“天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