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错解”效能

数学“错解”效能

ID:20533312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数学“错解”效能_第1页
数学“错解”效能_第2页
数学“错解”效能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错解”效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错解”效能数学解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占重要地位,是实现教育教学目的不可缺少的手段,通过解题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能是成功的发现,也可能是失败的尝试,需要去伪存真,经受解题实践的检验,如果某种探索被否定了,还可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对解题策略进行调控,修正解题途径,甚至重新构思解题方案;平时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但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笔者认为,此时教师应做的是让学生知其所以错,如何去纠正错误,将“纠错”这一环节充分地融入到教学

2、过程中去,即“错解”教学法。在“错解”教学法过程中,能较全面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好地把握问题实质,纠正学生平时做题的一些习惯性错误;可以使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来一次再认识,从另一侧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增强和提高学生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错解”教学法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点粗浅体会。一、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例1.一种产品的成本原来是a元,在今后m年内,计划使成本每年比上一年降低p%,写出成本随年数变化的函数关系式。通过学生思考、演练、发现有如下几种解答情形:(1)设m年后的产量为y,则y=a(1-p%)m(2)设第m年的产量为y

3、,则y=a(1-p%)m(3)设第x年产量为y,则y=a(1-p%)x()分析:对解法(1),题意理解不清,实际需写m年内的任某一年的函数关系,而假设是指m年后的产量,与题意不符。对解法(2),①题设中m为某一确定常数,而假设中m为变量;②、式y=a(1-p%)m中m为自变量,由题意知m≤m(今后m年内),定义域不知为何;③、显然,自变量知m可取无限个数,这与现实不符,因计划只能定义在有限多少年内。对解法(3),有如下推导:原来的年产量为a,则第一年产量为y1=a(1-p%)、第二年产量为y2=a(1-p%)2…、第n年产量yn=a(1-p

4、%)n,它构成一个等比数列,首项为y1=a(1-p%),公比为q=1-p%,由此可得函数关系式为y=a(1-p%)x()。反思:造成上述解法错误或不完整的原因(1)指数m与m年内两概念混淆;前m指自变量,后m指某一确定常数。(2)不知建模或不知如何建模,仅凭感觉。(3)对题意理解不透,没有探索只是相当然。(4)对函数概念本质不甚理解。通过错解纠错,概念简述,弄清问题实质。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2、已知函数,当x取何值时,函数有量小值并求出最小值。作变形,得,稍作提示得到如下多种结果:(1)设A(-2、-4)、B(3、-2)、P(X、0

5、),则y=

6、PA

7、+

8、PB

9、由图易知,且X=4/3(2)设z1=(x+2)+4i、z2=(3-x)+2i,y=

10、z1

11、+

12、z2

13、≥

14、z1+z2

15、=

16、5+6i

17、=,有最小值,此时x=4/3。(3)设z1=(x+2)+4i,z2=(3-x)-2i,则y=

18、z1

19、+

20、z2

21、≥

22、z1+z2

23、=

24、5+2i

25、=,即函数有最小值,此时x=8。(4)设z1=(x+2)+4i,z2=(x-3)-2i,则y=

26、z1

27、+

28、z2

29、≥

30、z1-z2

31、=

32、5+6i

33、=,此时x=4/3(5)设z1=(x+2)+4i,z2=(x-3)+2i则y=

34、z1

35、+

36、z2

37、≥

38、z1-

39、z2

40、=

41、5+2i

42、=,此时x=8,分析:明确肯定(1)正确,却对(2)、(3)、(4)、(5)、学生就感到惊讶,模棱两可,认为思路相同,方式一致,找不出存在的问题。发散一:(一)(2)、(3)、(4)、(5)形式一致,本质是否相同?(二)(2)与(3)、(4)与(5)的假设略有不同,是否为问题的症结?(三)

43、z1

44、+

45、z2

46、≥

47、z1+z2

48、,

49、z1

50、+

51、z2

52、≥

53、z1-z2

54、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各是什么?解法是否与其相符?学生恍然大悟,得出

55、z1

56、+

57、z2

58、≥

59、z1+z2

60、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向量z1与z2共线且同向,即存在实数a>0使得z

61、1=az2;

62、z1

63、+

64、z2

65、≥

66、z1-z2

67、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向量z1与z2共线且反向,即存在实数a<0使得z1=az2。通过上述发散,思路已较为清晰,已能确定哪些解法正确。发散二:假设中的复数本身的实部与虚部能否互换?到此,问题已充分支解,前途一片光明。三、提高观察,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引导启发学生正面接受知识,解答问题,而且还要针对实际,结合学生认知的“漏洞”和思维的“盲区”,对学生易于出现的错误,及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错解出现的原因,从而做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依赖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思维能

68、力。例3、已知双曲线3x2-y2=3,过点P(1、1)能否作一直线L与所给的双曲线交于两点A、B,且使P恰好为线段AB的中点?先让学生思考,最后启发提问,学生不难说出本题的两种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