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初探

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初探

ID:20535080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初探_第1页
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初探_第2页
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初探_第3页
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初探_第4页
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初探物理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适时向学生介绍、点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体会这些科学方法,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掌握一些科学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就与大家一起来探讨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些科学方法。一、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到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概念或规律的探索过程,都要用到控制变量法。例如,

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的实验中。学生首先通过生活经验猜想:1、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2、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要使小木块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是改变小木块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就要使小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只是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依然让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就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从而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里,老师一定要强调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就是压力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学生体验到控制变量的思想,为以后的探究实验作好方法上

3、的准备。  初中物理用到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还有:1、影响声音的音调、响度的因素有哪些?2、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3、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5、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6、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7、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8、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9、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10、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探究动能或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3、探究物体吸引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

4、有关等等。  控制变量法是一种最常用的、非常有效的探索客观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通过控制变量法,可以让我们很方便的研究出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从而能得出普遍的规律。二、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学中,将一个或多个物理量用另一个物理量,将一个物理状态或过程用另一个物理状态或过程来代替,得出相同的结论,这样的方法称为等效替代发。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所要研究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  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他运用的就是一种等效替代的思想,他是用石头替代了大象,效果相同,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重量。很多伟人也经常会用等效法来使

5、研究问题简化,例如,爱迪生用围成一圈的平面镜的反射光等效多个太阳造成了无影灯,他的助手阿普顿在苦苦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却告诉他只需要把灯泡装满水,测量水的体积即为灯泡的容积。还有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鉴别王冠真假的方法,从而也导致了一个重要的原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                                       这样看来,当测量器材无法直接测量某个物理量时,就要设法用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取代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这就是“等效替代法”。采用此方法时,要注意的是直接测量的与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之间要有

6、内在的联系,找到这种内在的联系,也就完成了实验的设计。等效替代法还可以用在一些器材的等效上,如果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这样不仅能顺利得出结论,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了平面镜,因两者在成像特征上有共同之处,容易使学生接受,而玻璃板又是透明的,能通过它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研究像的特点,揭示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有了这些科学方法的启发,学生在以后遇到有关问题

7、时就可能运用自如了。比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之后,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在缺少电压表或电流表,但另给一个定值电阻的情况下,要求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应该怎么办?学生就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思想来进行设计了,即让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起来与电压表等效,或者让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起来与电流表等效,每当学生自我解决了一个问题后,他们绝对会有一种“很有成就”的感觉,对物理的兴趣也自然而然的增加了不少。三、转换法  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

8、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例如,在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和比较,而我们通过转换为让煤油吸热,观察煤油温度变化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