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群地段隧道施工及监控技术探讨

滑坡群地段隧道施工及监控技术探讨

ID:20536747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滑坡群地段隧道施工及监控技术探讨_第1页
滑坡群地段隧道施工及监控技术探讨_第2页
滑坡群地段隧道施工及监控技术探讨_第3页
滑坡群地段隧道施工及监控技术探讨_第4页
滑坡群地段隧道施工及监控技术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滑坡群地段隧道施工及监控技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滑坡群地段隧道施工及监控技术探讨张志军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木文以重庆奉节至巫溪高速公路孙家崖隧道穿越滑坡群施工为例,介绍了隧道开挖、支护、监测、变形处理等方法和措施,创新的提出了隧道的初期支护和仰拱基地的加固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依据。关键词:滑坡地段隧道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1.1滑坡概况大坪滑坡群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境内,滑坡体分为前后两级三个板块组成,整个滑坡长约480m、宽约365m,合计175200m2。孙家崖隧道全长3255m,施工里程为(LK0+675-LK3+885,RK0+615-RK3+885

2、),隧道进口在滑坡体中部穿过,影响左线隧道333.13m,里程段为LK0+616.55〜LK0+949.68;影响右线隧道406.6m,里程段为RK0+559.85〜RK0+966.45。1.2工程地质条件木项目位于长江北岸,处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大巴山南缘与鄂丙山地接壤地带。线路南北两端最低,中部上磺坝稍低,总体呈“M”形,地形起伏很大。海拔在200-900m沿线地层均为沉积地层,主要为侏罗系0)、三叠系(T)、第四系(Q)呈零星分布。隧道进洞U位于基岩陡坡上,坡面自然坡度角坡度49〜56°,斜坡现状稳定。左线进口处左线进洞口处坡向

3、158°,与隧道夾角5°;右线进洞口处斜坡坡向178°,与隧道夾角25°滑坡体主要由粘土、粘土夹碎石及块石土组成,滑床为基岩风化层顶面,滑坡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2滑坡体隧道的关键步骤施工方法2.1隧道施工方法和顺序(一)施工方法:采用CD法(侧壁导坑法)施工。(二)施工顺序:I区→III区→II区→IV区(三)施工流程:(1)开挖I区左侧导坑,施做I区周边初期支护③和临时支护①;(2)开挖II区左侧导坑,施做II区周边初期支护③和临时支护②;(3)开挖III区右侧导坑,施做II

4、I区周边初期支护③;(4)开挖IV区右侧导坑,施做IV区初期支护④;(5)撤除临吋支撑,施做边墙、仰拱钢筋混凝土结构及仰拱填充⑤;(6)采用模板台车施做拱墙全断面二次衬砌。(四)注意事项:(1)左右导坑间距不得大于15m;(2)临吋支撑在二次衬砌浇筑前拆除;(3)必须在一侧导坑支护强度达到后才能进行另一侧的施工。2.2开挖方法开挖以风镐开挖、破碎锤为主,挖掘机配合,局部孤石头采用松动爆破。2.3初期支护方法2.3.1优化前后施工参数对比施工图设计参数:20A工字钢(间距75cm)+φ25中空锚杆(长度3.5m)+Φ6钢筋网+2

5、6cm厚喷射混凝土(强度为C25)。优化后施工参数:25A工字钢(间距50cm)+φ50径向注浆导管(长度4.5mO+Φ8钢筋网+31cm厚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强度为C25)。2.4防排水和二次衬砌本项0按照“防排截堵相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一排二防三止水的方法,设置三道防线,达到控制性排水的0的。(1)第一道防线:主要为引水,在喷射混凝土中预埋50mmPVC管,将裂隙水从基岩中引出。(2)第二道防线:主要为防水,在预留孔处设置半圆管,并固定在喷射混凝土表面,并设无纺布和防水板。(3)第三道防线:主要为止水,对第一、二道防

6、线的补充,同吋做好施工缝注浆止水条的安装。3滑坡体地段初期支护的监控和分析3.1收敛量测及分析监控量测仍然是滑坡群地段隧道变形监测的主要手段,并作为合理预留变形量的依据,并按以下频率和指标指导施工。①日位移速率在0.2mm〜1mm,认为初期支护基本稳定,每24小吋观测1次;②日位移速率在1mm〜2mm,认为初期支护处于持续变化阶段,需加强观测,每12小吋观测1次;③日位移速率在2mm〜5mm,认为初期支护异常变形阶段,需加强观测,每8小吋观测1次;④日位移速率在大于5mm,认为初期支护处于异常变形阶段,需加强警戒,每4小吋观测1次;并采取必要

7、的加固措施。⑤日位移速率在大于5mm:累计变形量达到100mm,停止掘进,加强支护根据收敛结果再确定。根据实测数据汇总,变形最大的点是拱顶下沉和靠III侧,主要是受内侧滑坡蠕动,洞室开挖后形成新的临空面,造成山体挤压而形成。3.2应力监测在初期支护背后设置应力计,监测围岩压力、工字钢、喷射混凝土受力情况,通过记录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规律,评定洞身的稳定性。每20m布设一环,每环布设9组27个监控原件。3.3工字钢应力、喷射混凝土应力监测及分析根据稳定后受力情况分析,根据监测结果显示,滑坡体靠山测应力变化明显高于靠河侧,而最大受力发生在拱顶

8、,也印证了监控量测数据的可靠性。。3.4围岩压力监测及分析根据围岩压力监测结果显示,围岩压力最大处也是发生在靠山侧和拱顶。4几种滑坡体洞内加固的方法4.1下斜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