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分子立体结构

第三讲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分子立体结构

ID:20537370

大小:22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2

第三讲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分子立体结构_第1页
第三讲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分子立体结构_第2页
第三讲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分子立体结构_第3页
第三讲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分子立体结构_第4页
第三讲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分子立体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讲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分子立体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第三讲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分子立体结构【命题趋向】一、考试大纲对本专题内容的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键的类型,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2.掌握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判断方法3.了解键参数,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4.掌握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5.了解等电子原理6.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7.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2、。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二、命题趋向物质结构的理论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要求理解高考资源网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同位素,化学键,键的极性,晶体的类型和性质等。考查主要集中在8电子结构判断,电子式的书写,微粒半径的比较,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化学式的推导及有关晶体模型的计算等,在体现基础知识再现的同时,侧重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近年来,往往从学科前沿或社会热点立意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关注社会热点。常见的出题形式为判断题,做这类题时要进行总结和理解。判断物质中存在哪些化学键,不是对以上总结的知识死记硬背,

3、关键是要对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概念的真正理解,如非极性共价键一定是两个相同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两个不相同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共价键等。分子的稳定性与化学键强弱有关,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只影响晶体的熔沸点高低。要注意总结,如能形成氢键的物质从非金属性的角度总结,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易形成氢键;从元素周期表总结,都在第2周期ⅤA—ⅦA。(1)从物质状态来说,氢键主要存在于液态和固态物质中,温度越高,断裂的氢键越多。如固态水(冰)中几乎所有水分子都以氢键跟周围4个其它水分子结合,冰融

4、化时许多氢键断裂,但液态水中仍有大量氢键存在,使水分子成“三三两两”缔合的状态,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氢键数量减少,水蒸气一般就认为是以单个水分子状态存在,不考虑其中有氢键了。(2)从物质类别来说,分子间氢键绝不是仅存在于两、三种氢化物中,而是极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有机物中。因为具有O-H键和N-H键的物质是很多的,如醇类、羧酸类、胺类、糖类、蛋白质、核酸等等。植物界,纤维素主要靠氢键形成纤维索,组成坚韧枝干;动物界,蛋白质的复杂结构,DNA、RNA的特定结构的形成都与氢键有关。命题趋向: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化合物

5、及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在表示化学键及分子结构中电子式、结构式等化学用语的应用。【考点透视】1、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非极性键极性键定义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相互作用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成键粒子离子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相互作用的本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两原子核与共用电子对的静电作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条件ⅠA、ⅡA的活泼金属与ⅥA、ⅦA的活泼非金属①非金属原子之间②不活泼金属+非金属金属单质实例NaCl、MgON2HClFe、Mg2.共

6、价键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形成条件一般是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成键原子具有未成对电子本质成键的两原子核与共用电子对的静电作用.表示方法1.电子式:HHH2.结构式H—ClHH—N—H形成过程H×+.H分类分类依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非极性键定义:共用电子对不偏于任何一方特定:存在于同种原子之间A—A单质、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都可能含有此键。例:Cl2、H2O2、Na2O2极性键定义:共用电子对偏向成键原子的一方特点:存在于不同种原子之间B—A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7、中都可能含有此键键参数键能折开1mol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这个键能就叫键能。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键长两成键原子核之间的平均距离叫键长。键越短、键能较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键角分子中相邻的键和键之间的夹高考资源网角叫键角。它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的极性3.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类别结构特点电荷分布特点分子中的键判断要点实例非极性分子空间结构特点正负电荷重心重叠,电子分布均匀非极性键极性键空间结构特点H2、CO2、BF3、CCl4、C2H2、C2H4极性分子空间结构不对

8、称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叠,由于分布不均匀。极性键(可能还含有非极性键)空间结构不对称。HCl、H2O、NH3、CH3Cl4.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结构构成微粒阴离子、阳离子原子分子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性质硬度较大很大很小熔沸点较高很高很低传导固体不导电,溶化或熔于水后导电一般不导电,有些是半导体。固体不导电,有些溶于水后导电溶解性易溶于极性溶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