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河风井防治水方案

郭家河风井防治水方案

ID:20541623

大小:175.5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13

郭家河风井防治水方案_第1页
郭家河风井防治水方案_第2页
郭家河风井防治水方案_第3页
郭家河风井防治水方案_第4页
郭家河风井防治水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家河风井防治水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工程概况1.1简述近年来,随着立井井筒施工机械化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善,立井井筒施工速度得到较大提升。由于煤田开采逐步向地层深部延深,地层赋水情况越来越复杂,加上深井排水设施限制,严重制约立井井筒施工速度。井筒防治水工作不外乎强排疏干和注浆堵水两种方案。强排疏干由于受到井简断面限制,高扬程大功率的排水设备无法使用,造成强排疏干法施工井筒困难很多。根据我处以往施工经验,探水预注浆是立井井筒防治水不可或缺的施工工作。我们根据郭家河矿井风井井筒设计特征及地层水赋存情况,结合我处以往施工经验,特编制防治水施工方案,以指导和方便井筒掘

2、砌施工。1.2井筒技术特征风井井筒技术特征见下表1-1。风井井筒技术特征表1-1序号项R单位数量风立井1井口坐标X3859490.0Y36461900.02井口标高Ill+1258.03休息硐室标高m+1038.04井筒落底标高m+830.05井简深度m+428.006井筒直径m6.57井壁厚度mm450第二章井筒水文地质条件2.1井筒工程地质2.1.1区域地层矿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厄尔多斯盆地分区。根据地质填图及钻孔揭露,矿区地层由老到新有:三叠系、侏罗系、闩垩系、第三系。2.1.2井田地层依据钻孔揭露及地质资料,井田内地

3、层由老到新依次:三叠系上统铜川组(T2t),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ly)、洛河组(K11)、上第三系(N)。由老到新分述如下:2.1.2.1三叠系中统铜川组(T2t)下部灰绿〜黄绿色块状〜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灰绿色〜灰色泥岩。上部灰绿色中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灰~灰绿色粉砂畀、泥岩互层,向上渐以泥岩为主,夹灰黑色页岩与煤线,软体动物及蕨类植物化石。2.1.2.2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延安组为含煤地层。岩性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细砂岩与灰白

4、色中粗粒砂岩互层,中夹炭质泥岩及煤层。厚度0〜94.84m(X6号孔),一般40〜50m,与下伏富县组成平行不整合接触,或超覆于三叠系之上。2.1.2.3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根据岩性、岩相旋回分为上卜两段:卜段为泥质屮〜粗粒砂岩夹砂质泥岩、粉细砂岩。颜色以灰绿色为主,多带黄绿色,底部为一层灰白色含砾中粗粒砂岩或细砾岩,特征显著,比较稳定,是划分直罗组与延安组界限的标志层。上段为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细~中粒砂岩。颜色以灰绿色为主,常见杂色泥若夹层,偶见泥质灰岩薄层,顶部较细,颜色较深。2.1.2.4侏罗系中统安定组(J2

5、a)下部为暗紫红色砂质泥岩,夹灰绿色各种粒级的砂岩,底部为一层厚度较大的灰紫色含砾粗砂岩及细砂岩与直罗组为界;上部为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中〜粗粒砂岩及粉红色钙质泥岩,富含钙质结核。2.1.2.5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ly)为氧化环境下洪积相与河流相沉积。岩性为灰紫〜紫红色巨厚层状粗砾岩夹砂砾岩及粗砂岩薄层或透镜体。砾石成分以花岗岩为主,变质岩次之,含少量石英岩与石灰岩。砾径一般5〜8cni,最大50cni以上,分选差,次圆状,钙质胶结,坚硬。2.1.2.6白垩系下统洛河组(K11)分布于宜君组两侧,为干旱氧化环境下的平原河流

6、相沉积。岩性为棕红色中〜细砂岩,夹同色砂砾岩及砾岩层。砂岩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较好,胶结疏松。具板状层理及大型交错层理,夹暗棕红色泥岩薄层,东北部的常村河见褐黄色与淡黄色砂岩。砾岩为巨厚层状粗砾岩。砾石成分与宜君砾岩相同,砾径较大,一般5〜10cm以上,分选极差,以次圆状为主,亦见次棱角~棱角状者。砾石表面因砂质泥岩充填呈紫红色,胶结疏松。2.1.2.7上第三系(N)全区广泛出露。岩性为浅棕红色亚粘土、粉砂质粘土,含钙质结核及石英小砾石、夹多层钙质结核层,底部有厚度不稳定的底砾岩沉积。区内无完整剖而,最大厚度大于150m,一

7、般80m左右。卜*与各组呈不整合接触。2.2井筒水文地质木井筒共穿过3个主要含水层,分别为:1)白垩系下统洛河组砂若-宜君组砾岩孔隙~裂隙含水层;钻孔揭露厚度为158.49m,洛河组以中~粗砂岩为主要含水层段;宜君组以砾岩为主要含水层段。两组之间无明显隔水层,属屮等富水性含水层,预计用水量163m7ho亦该段含水层中有局部胶结松散的砂岩,岩芯破碎,该含水层是井筒防治水工作之重点。2)侏罗系中统安定组泥岩层、直罗组砂岩、延安组砂岩裂隙含水层;钻孔揭露厚度171.6m,该段岩性以砂岩与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互层状产出,根据水文地

8、质报告,该段含水层涌水量19.5m3/h,属弱富水性含水层。3)三叠系上统铜川组砂岩裂隙含水层;本次钻孔未揭露见底,岩性上部为紫色泥岩,浅紫色粉〜细砂吿,灰白色细砂岩与中砂岩互层,中夹灰绿色中〜粗砂岩,为微弱富水性含水层。第三章防治水方案根据《郭家河矿井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