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生物笔记整理.doc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doc

ID:20543820

大小:20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2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doc_第1页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doc_第2页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doc_第3页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doc_第4页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方向l1、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体形、体表、结构、消化、运动、呼吸、生殖等特征)l2、常见种类l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动物的分类l根据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两大类:1、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2、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划分。l动物界中的第一大类群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昆虫;l动物界中的第二大类群是软体动物;l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是鱼。动物类群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主要

2、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身体呈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身体细长,呈圆柱形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体表有刺细胞背腹扁平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有口无肛门有口有肛门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运动器官是足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一、腔肠动物l1、常见种类:①海洋中: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②淡水中:水螅l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可食用,如:海蜇。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可形成岛屿、加固海岸,为鱼类提供栖息场所。l3、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在触手处尤其多。4、水螅(P5图5-4)l

3、①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l②体壁组成(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l③捕食和消化过程:水螅靠触手捕食,触手上有刺细胞。刺细胞是由外胚层分化形成的,里面藏着刺丝和毒液。水螅通过触手把食物送进口内,在消化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剩余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l④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环境好时);有性生殖(环境差时)二、扁形动物l1、常见种类:①寄生生活: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猪肉绦虫;②自由生活:涡虫l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大多数会引起一系列寄生虫病例如:日本血吸虫会通过中间宿主钉螺感染人。3、部分种类没有

4、专门的消化器官→这是某些扁形动物的特征。三、线形动物l1、常见种类:①寄生生活:蛔虫、蛲虫、钩虫、丝虫、小麦线虫;②自由生活:秀丽隐杆线虫l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病;②秀丽隐杆线虫是重要的实验动物。l3、蛔虫的寄生部位:人的小肠l4、蛔虫病的预防:P8①注意个人饮食卫生;②要管理好粪便。l5、日本血吸虫(扁形动物)、蛔虫(线形动物)等寄生虫的身体结构特点: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四、环节动物l1、常见种类:蚯蚓、沙蚕、蛭l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②蛭: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③蚯蚓:A、疏松土壤;

5、B、提高土壤肥力;C、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3、蚯蚓l①靠近身体的前端有环带l②身体分节的意义:使运动更加灵活。l③腹面有刚毛,刚毛的作用是辅助运动。l④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l⑤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分解者。l4、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蚯蚓体壁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l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使蚯蚓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l6、雨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雨后的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五、软体动物l1、常见种类:①水生的:双壳类(缢蛏、河蚌、扇贝、文蛤)、石鳖、乌贼、章

6、鱼、鲍鱼②陆生的:蜗牛、蛞蝓(俗称鼻涕虫)l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①食用,如:缢蛏、扇贝、牡蛎、章鱼、鲍鱼②药用,如: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③做装饰品,如:螺壳、珍珠不利的:传播疾病,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l3、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蛞蝓(俗称鼻涕虫)没有贝壳。乌贼、章鱼的贝壳已退化到身体内部。l4、双壳类动物的结构与功能:①贝壳:保护作用②外套膜:保护,形成贝壳③足:运动器官④鳃:呼吸器官⑤入水管和出水管: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六、节肢动物l1、常见种类:昆虫(蝗虫、七星瓢虫、蜻蜓、苍

7、蝇、蚊子、蚂蚁)、蜘蛛、蜈蚣、虾、蟹l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①食用,如:虾、蟹②药用,如:蝎、蜈蚣、蝉蜕③可传播花粉,如:蝴蝶、蜜蜂④作为实验材料,如:果蝇不利的:蜱、蚊子、螨虫会叮咬人,并传播疾病。l3、昆虫的基本特征: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l4、昆虫需要定期蜕皮的原因:外骨骼限制了昆虫的发育和长大。例如:“金蝉脱壳”的壳指的是外骨骼。5、蝗虫(P15图5-16)的结构特征:l①身体分节:头部(1对触角、单眼和复眼、口器)→感觉和摄食;胸部(3对足、2对翅)→运动中心;腹部→容纳内脏器官,且体表有气门,用于

8、呼吸l②附肢(触角、足)分节→意义:使昆虫的运动更加灵活。l③体表有外骨骼→作用:保护;防止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