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则课件5

刑法分则课件5

ID:20545197

大小:1.07 MB

页数:133页

时间:2018-10-13

刑法分则课件5_第1页
刑法分则课件5_第2页
刑法分则课件5_第3页
刑法分则课件5_第4页
刑法分则课件5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分则课件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第一节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指故意或过失地侵犯他人的人身和其他与人身直接有关的权利,以及他人依法享有的管理国家事务、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和其他各项民主权利的行为。二、构成条件1、本类罪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以及与人身相关的其他权利。人身权利——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与人身密不可分的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性自由权、人格权、名誉权和婚姻自由权。民主权利——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管理国家和参加政治活动的权利,包括批评权、申诉权

2、、控告权、检举权、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权等。其他权利——指与人身权密不可分的权利,如住宅自由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抚养权等。本类罪中有些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如刑讯逼供罪、暴力逼供罪,既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又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各种方法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以及与人身有关的其他权利的行为。可以以暴力方法实施,也可以以非暴力方法实施。可以以作为方式,也可以以不作为方式实施。有些罪是结果犯,有些罪是行为犯,如侮辱、诽谤罪,诬告陷害罪。3、犯罪主体,多为一般主体,少数罪由

3、特殊主体构成,如刑讯逼供罪、暴力逼供罪,强奸罪等。4、主观方面除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外,其余各罪都是故意犯罪。个别罪还要强调犯罪目的,如刑讯逼供罪、报复陷害罪等。《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从第232条至第262条,共31个条文,40个罪名。只有2个过失犯罪。第二节侵犯公民生命权利、 健康权利的犯罪第二编刑法各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故意杀人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概念是指故意

4、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涉及本罪相关条文有:238、247、248、289、292条转化犯。2、客观方面必须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胎儿与尸体不能成为故意杀人罪的对象。1、客体是他人的生命,这是本罪的最本质特征。犯罪对象有生命的他人,故自杀行为不成立本罪。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注意:1、注意相关条文对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刑法第238条、第247条、第248条、第289条、第292条。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

5、,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3、主体必须是已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方面是故意。(二)故意杀人罪的认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构成故意杀人罪。2、对与自杀有关的案件的处理(1)相约自杀相约自杀,由其中一方杀死对方,继而自杀未得逞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量刑时可从轻处罚;第一,正当行为引起他人自杀的,不存在刑事责任问题。(2)致人自杀第二,错误行为、轻微违法行为引起他人自杀的,不存在刑事责任问题。前者可不认定犯罪;后者原则上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6、。(3)帮助自杀精神帮助物质帮助对于教唆无责任能力的人自杀的,按间接正犯对待。(4)教唆自杀一般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注意:是典型的借被害人之手杀死被害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5)逼迫他人自杀(6)受托杀人与“安乐死”属帮助杀人。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对安乐死的案件,可根据具体情况免除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232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三)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7、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本罪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主体必须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必须是过失。.二、过失致人死亡罪(一)概念与构成对过失重伤进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应直接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正确区分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其他犯罪。刑法分则某些条文规定的过失犯罪,如失火罪、过失爆炸罪、交通肇事罪等,也往往发生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但它们都是因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是业务过失而导致他人

8、死亡的结果。规定这些犯罪的刑法条文与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法条文,形成特别法条与普通法条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特别法条论处,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因此,刑法第233条在规定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及其法定刑之后指出:“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认定(三)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33条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三、故意伤害罪本罪提示:两高两部1990年《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