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菊花近缘植物组织培养研究

五种菊花近缘植物组织培养研究

ID:20564151

大小:9.72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3

五种菊花近缘植物组织培养研究_第1页
五种菊花近缘植物组织培养研究_第2页
五种菊花近缘植物组织培养研究_第3页
五种菊花近缘植物组织培养研究_第4页
五种菊花近缘植物组织培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种菊花近缘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五种菊花近缘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摘要:以紫花野菊变种、纪伊潮菊、龙脑菊、那贺川野菊和矶菊5个菊花近缘种属植物无菌苗为试材,进行了茎段离体快繁体系和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茎段增殖培养基分别为:紫花野菊变种,MS+1.0mg·L-16BA+(0.05~0.10)mg·L-1IBA;纪伊潮菊,MS+2.0mg·L-1KT+0.1mg·L-1NAA;龙脑菊,MS+0.5mg·L-1KT+0.1mg·L-1NAA;那贺川野菊,MS+1.0mg·L-1KT+0.1mg·L-1NAA;矶菊,MS+

2、2.0mg·L-16BA+0.1mg·L-1NAA。紫花野菊变种、纪伊潮菊、龙脑菊、那贺川野菊试管苗适宜生根培养基是1/2MS;矶菊试管苗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0.2mg·L-1NAA。5个材料试管苗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较高,但不定芽的诱导率则因基因型而异,仅那贺川野菊和矶菊能诱导出不定芽。那贺川野菊在MS+0.5mg·L-1KT+0.1mg·L-1NAA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再生率和增殖系数均最高,分别为75.0%和3.4;而矶菊在MS+1.0mg·L-16BA+0.5mg·L-1NAA培养基

3、上的不定芽再生率和增殖系数最高,分别达80.0%和5.8。关键词:菊花近缘植物;茎段;叶片;组织培养菊花近缘种属野生资源具有抗虫、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对栽培菊花的品种改良、抗性育种等种质创新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进行菊属亲缘关系探讨和栽培菊花起源研究的重要材料。但来自不同生态类型的菊花近缘野生材料在越夏或越冬时难以存活,造成种质资源严重丢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质资源保存和离体快繁。自Hill(1968)利用芽尖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诱导成株建立菊花再生体系以来,许多学者以叶片[1-3]、茎段[

4、4-5]、管状花[6-7]、花梗[8]等为外植体相继建立了菊花的离体再生体系,原生质体培养[8]和体细胞胚培养再生体系[8]也获得了成功,但有关菊花近缘野生物种组织培养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以引自日本的具有抗虫性、耐盐性、耐水湿等优良性状的5种野生材料紫花野菊变种(Dendranthemazawadskiivar.latilobum)、纪伊潮菊(Ajaniashiwogikuvar.kinokuniense)、龙脑菊(D.japonicum)、那贺川野菊(D.yoshinaganthum)、矶菊(A.

5、pacificum)为试料,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和培养基种类对试管苗增殖、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再生以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初步建立了5种供试菊花近缘野生植物的离体快繁体系和不定芽再生体系,为该类具优良抗性性状野生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奠定了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5种供试菊花近缘野生材料(表1)均从日本收集,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表1 5种菊花近缘野生材料代号Code中文名染色体数目花色RG7紫花野菊变种2n=2x=18白色~粉色ZB1纪伊潮菊2n=8x=7

6、2黄色ZB6龙脑菊2n=2x=18白色ZB7那贺川野菊2n=4x=36白色~粉色ZB8矶菊2n=10x=90黄色1.2 5种菊花近缘野生植物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1.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增殖的影响 选取生长健壮的无菌苗,切割成带1个节的节段,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共设9个处理(表2)。每处理接种10个外植体,3次重复。培养20d后统计增殖系数。增殖系数=(增殖后芽总数-接种芽数)/接种芽数(注:接种后死亡芽数不计入)。1.2.2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生根的影响 将增殖培养诱导的健壮不定芽切

7、割成带3个叶片、长1.5~2.5cm的茎段,分别接种至MS、1/2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每处理6瓶,每瓶接种4个外植体。20d后统计生根苗数及平均根数,测量根长,计算生根率。1.2.3 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对生根的影响 外植体的切取方法同1.2.2,分别接种于添加0.05、0.1、0.2mg·L-1的NAA(萘乙酸)或IBA(吲哚丁酸)的1/2MS培养基上,以不添加生长素的1/2MS培养基为对照。每处理6瓶,每瓶接种4个外植体。统计项目与方法同1.2.2。1.3 5种菊花近缘野生植物叶片不定芽再

8、生体系的建立1.3.1 不同细胞分裂素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将无菌苗叶片切成0.5cm×0.5cm左右的小块作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到添加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的MS培养基中(6BA(6苄基腺嘌呤):0.5、1.0、2.0mg·L-1;KT(激动素):0.5、1.0、2.0mg·L-1),再添加0.1mg·L-1NAA。每处理6瓶,每瓶接种5个叶片外植体。15d后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再将愈伤组织转接于相同的培养基中,30d后统计叶片再生率和增殖系数。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