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的可行性

论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的可行性

ID:20564698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论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的可行性_第1页
论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的可行性_第2页
论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的可行性_第3页
论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的可行性_第4页
论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的可行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的可行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的可行性本文指出根据现有人民调解和诉前调解的理念、解决纠纷的途径、特点和人民调解协议与法院调解书的效力方面考察,将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进行结合是可行的,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人民调解法院调解诉前调解  简介:孙陶,山西健杰律师事务所。  :D925:A:1009-0592(2011)04-141-01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

2、实现各类调解主体的有效互动,形成调解工作合力。以此为依据,笔者通过调研分析和查阅相关资料,对建立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结合机制的可行性进行了先期调研,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司法行政机关的人民调解与人民法院的诉前调解有必要结合起来,而且二者的结合是完全具有可行性的。  一、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在理念上具有一致性  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都是以提高化解矛盾纠纷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为主旨,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进而实现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因此,二者在理

3、念上具有一致性。  二、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在解决纠纷的途径上具有互补性  (一)在受理纠纷的途径上  人民调解在受理纠纷时具有主动性,而诉前调解则存在被动性。人民调解的主动性有助于对存在的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而诉前调解的被动性则有助于拓宽纠纷的受理渠道,使矛盾纠纷始终处于可控制状态。总之,二者的结合有助于取长补短,有利于更大程度的发挥调解效用。  (二)在获得纠纷相关信息的途径上  人民调解在获得纠纷信息的途径和信息量上比诉前调解更具多样性和充足度。因主持诉前调解的主体是基层法院立案庭的工

4、作人员,因其业务原因常与纠纷相隔较远,往往难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对解决纠纷具有重要意义的当事人及纠纷本身的背景情况,从而给调解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主持人民调解的人民调解员因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更便于运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涉案当事人的背景情况、地方性知识和习惯习俗解决纠纷。因此,二者的结合有助于更全面细致的掌握与纠纷有关的信息,为制定更加细致可行的调解方案提供依据。  (三)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上  因诉前调解是由基层法院立案庭的工作人员主持,因而会产生一种不基于制度设计而基于特定主体身份的隐形强制。这种隐形强制会干预

5、当事人的自主意愿。人民调解则不存在这种隐形强制,因而能促使当事人进行完全自主的意愿表达。二者的结合,可以使调解在和谐的氛围中和灵活有效的方式下顺利有效的进行。  (四)在解决纠纷方式的联系上  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调解和诉讼的无缝衔接,提高化解纠纷的效率和质量。因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的结合使得人民法院能及时了解纠纷的进展和解决情况,为日后调解不成进入诉讼程序提供第一手材料,这也为提高诉讼效率提供了条件。  三、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在特点上具有契合性  (一)纠纷解决方式具有灵活性  人民调解与诉

6、前调解常常不拘于形式,一般通过于情于理的说服教育或者通过以事实为依据,以讲政策、讲法律、讲案例等为手段对当事人的思想进行影响,使双方当事人共同认识到自身的过错,以求双方和解,进而实现化解纷争的目的。  (二)纠纷解决程序具有便捷性  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不是像诉讼程序那样通过程序公正实现实体公正,而是以有效快捷地解决纠纷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省去了繁琐的程序,节省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这充分体现了解决纠纷的便捷性。  (三)纠纷解决过程具有互利性、平和性和高效性  这是由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的根本出发点和

7、落脚点以及两项制度设立时的初衷决定的。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坐下来,互相说说自己的苦衷、发发牢骚,各自都照顾一下对方的感受和处境,退让一步,纠纷也就解决了。这样的解决过程在平和的氛围中既照顾了双方的利益,又提高了纠纷解决的效率。  (四)纠纷解决主体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平等性  因为调解不同于审判,没有严格的角色划分,调解员在整个调解中扮演的是“和事佬”的角色。这样的制度设计使调解员(纠纷解决主体)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平等性,更便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和矛盾纠纷的顺利化解。  四、经人民法院确认后的人民调

8、解协议与法院调解书具有同等的强制执行力  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后,赋予了经人民法院确认后的人民调解协议具有可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这一举措为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与诉前调解结合提供了保障。人民调解法虽未明确规定人民调解协议应由“谁”来确认的问题,但认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定的人民调解协议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的立案庭审查后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强制执行力。因为,实践中,诉前调解一般由基层人民法院的立案庭实施。故基于人民调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