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糖原染色标准操作程序

骨髓细胞糖原染色标准操作程序

ID:20591162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4

骨髓细胞糖原染色标准操作程序_第1页
骨髓细胞糖原染色标准操作程序_第2页
骨髓细胞糖原染色标准操作程序_第3页
资源描述:

《骨髓细胞糖原染色标准操作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骨髓细胞糖原染色标准操作程序1.检验目的有助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与红白血病的鉴别,戈谢细胞与尼曼-匹克细胞鉴别诊断,淋巴肉瘤细胞与Reed-Sternberg细胞鉴别。2.检测原理(包括结果计算)过腆酸是一种氧化剂,能将细胞内含有乙二醇基的多糖类物质氧化而产生双醛基,醛基与Schiff染液中无色品红结合产生紫红色化合物,定位于含多糖类成分的细胞质中。3.性能特征无。4.标本要求(包括病人准备、容器、样本类型等)4.1病人准备:了解病人是否对局麻药有过敏史。凝血因子严重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有畸形,晚期妊娠妇女作骨髓穿刺时要慎重。4.2标本类型:骨髓。4.3标本容器

2、:洁净载玻片。4.4标本存放:4.4.1未检测标本的存放:放于细胞室未检测标本架上。4.4.2已检测标本的存放:骨髓存片柜,保存10年以上。4.5标本运输:室温条件下运输。4.6标本拒收标准:参照《采集手册》。5.仪器和试剂5.1.10g/L过碘酸溶液。5.2.Schiff液:碱性品红1g缓慢加入200ml沸水中,待其冷至50-60°C时加入1mol/L盐酸20ml,再冷至25°C时加入偏重亚硫酸钠(Na2S205)2g使之溶解,放在棕色瓶中,置暗处24h,加入活性炭2g,混匀,过滤,滤液应无色透明,冰箱保存。5.3.亚硫酸水溶液100g/L偏重亚硫酸钠液6ml1mol/L盐

3、酸5ml蒸馏水加至100ml5.4.20g/L甲基绿溶液或苏木素液。6.环境和安全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存在一定的刺激性;不要入口,避免和眼睛,皮肤或衣服接触,一旦接触,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受损害的部位15分钟,接触到眼睛或吞服,立即寻找医疗保护。7.检测前准备在玻片头端贴上标签编号,检测前检查试剂有无过期和变质。8.校准/定标无。9.质量控制无。10.标本检测10.1涂片用95%乙醇固定10min。10.2水洗,晾干。10.3浸入10g/L过腆酸溶液中15-20min。10.4水洗,晾干。10.5置于Schiff液中作用30min。10.6取用亚硫酸水溶液洗3次,每次2min(

4、可省略)。10.7自来水洗5min,晾干。10.820g/L甲基绿溶液复染15min或苏木素液复染5mino。水洗,晾干,镜检。10.9为鉴别糖原或其他物质,可在氧化前用唾液处理标本,再进行染色。被淀粉酶消化则为糖原否则为其他物质。10.10结果判断:细胞质出现红色颗粒、块状或弥漫状红色为阳性。阳性强度参考标准:-:细胞质无色,无颗粒;+:细胞质淡红色,或少量红色颗粒;2+:细胞质红色,或10个以上红色颗粒;3+:细胞质染红色,或有粗大颗粒,可出现红色块状;4+:细胞质紫红色或有粗大块状。11.生物参考区间一般原粒细胞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以下随着细胞成熟而阳性增强,成熟中性

5、粒细胞最强;嗜酸性粒细胞颗粒不着色,细胞质阴性,嗜喊性粒细胞阳性。原淋巴细胞阳性程度低,随着细胞成熟阳性程度稍增加。单核细胞仅有少量、细小颗粒。幼红细胞为阴性。巨核细胞和血小板为阳性。12.危急值无。13.临床意义13.1.幼红细胞PAS染色强阳性除见于红血病及红白细胞病外,也可见部分严重缺血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及一些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若能排除贫血有的为弱阳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为阴性,有助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与红白血病的鉴别。13.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原粒细胞PAS染色阴性或弥漫淡红色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原、幼淋巴细胞为红色颗粒状或块状阳性,少数为阴性反

6、应;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原、幼单核细胞为红色细颗粒、胞质边缘及伪足处颗粒明显,分化差的原单核细胞为阴性;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原巨核细胞为红色颗粒、块状阳性或强阳性。13.3.戈谢细胞与尼曼-匹克细胞鉴别:前者强阳性,后者阴性或弱阳性。13.4.淋巴肉瘤细胞与Reed-Sternberg细胞鉴别:前者阳性,后者为阴性或弱阳性。14.注意事项(干扰、潜在变异、超检测范围结果的处理等)14.1过碘酸的质量要保证,氧化时间应严格掌握。14.2不同品牌的碱性品红染色效果不一,其质量是试验成败关键因素之一。14.3Sehiff试剂中偏重亚硫酸俐的浓度较重要,此药易于分解,若药物变性则不能

7、使用。14.4活性碳可以多加,以便吸附红色。14.5SchilT试剂应避光保存,若溶液变红,弃去不用。14.6所用染色缸及器皿宜清洁干燥。14.7染好的涂片不宜久置,放久逐渐褪色。15.参考文献15.1《全国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程》(第4版)16.记录表格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