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乳腺疾病课件

产科乳腺疾病课件

ID:20594658

大小:281.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0-14

产科乳腺疾病课件_第1页
产科乳腺疾病课件_第2页
产科乳腺疾病课件_第3页
产科乳腺疾病课件_第4页
产科乳腺疾病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科乳腺疾病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乳房疾病产科教研室第一节泌乳生理第二节奶牛乳房炎概念: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特点是乳中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概述:(发病率高)25%—60%,可以说所有奶牛场都发病;(乳产量下降);(乳品质降低)蛋白、乳糖、乳脂下降,氯化物等无机盐增加;(弃奶);给奶牛业造成重大的损失。一、乳房炎的分类以乳房和乳汁有无 肉眼可见变化分类1非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房和乳汁均无肉眼可见变化。2临床型乳房炎:可分轻度、重度和急性全身性乳房炎。3慢性乳房炎:症状较轻,反复发病。临床型乳房炎

2、根 据炎症性质分类1浆液性炎:乳汁稀薄,含絮片,乳房热红肿痛2卡他性炎:乳汁水样,含絮片,乳房热红肿痛3纤维蛋白性炎:多由卡他性炎发展而来,乳房肿胀,挤不出奶,常并发脓性子宫炎4化脓性炎:急性脓性卡他性炎,乳房脓肿,,蜂窝织炎5出血性炎:乳汁水样,含絮片及血液以乳汁可否检出病原菌和乳房、 乳汁有无肉眼可见变化分类1感染性临床型乳房炎:乳汁可检出病原菌,乳房、乳汁有肉眼可见变化。2感染性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汁可检出病原菌,但乳房、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3非特异性临床型乳房炎:乳汁检不出病原菌,但乳房、乳汁有肉眼可见变化。4非特异性亚临床型乳房炎

3、:乳汁检不出病原菌,乳房、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仅乳汁化验阳性。二、乳房炎的病因学特点引起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主要的病原菌为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因1革兰氏阳性菌: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棒状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属,克雷伯氏杆菌属霉形体真菌病毒感染途径与发病率1感染途径:泌乳途径(主要感染途途径),血源途径,淋巴途径2发病率:影响发病率高低的因素有:季节,气温,饲料,环境卫生,挤奶方式,胎次,泌乳阶段,泌乳量,乳头状态和遗传因素。三、乳房炎的发病机理病原菌粘附于

4、乳头表面--侵入乳腺--扩繁--侵袭乳腺组织形成炎症。受感染的乳区部分血管扩张,血流变慢,微细血管渗透性增强,乳中嗜中性白细胞增加。乳房肿胀,乳汁变化,泌乳停止。四、乳房炎的免疫机制(一)宿主防御系统的作用1.乳头管2.体液防御系统乳铁蛋白、溶菌酶、乳过氧化氢酶系统、乳素、防御素等(二)乳房炎的细胞免疫 巨嗜细胞、多形核中性粒细胞、NK样细胞等乳房炎的体液免疫4种免疫球蛋白:IgG1、IgG2、IgA、IgM五、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乳汁异常:色泽异常,凝块,絮片,脓液或血液乳房热、红、肿、痛、硬化等六、乳房炎症的基本指标及诊断 发生乳房炎时

5、乳汁的成分发生变化,这些指标的改变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一)乳汁体细胞数由巨嗜细胞、淋巴细胞、多形核中性细胞核部分乳腺组织的上皮细胞等组成。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一般认为体细胞数在20万以内为正常。(二)酶过氧化氢酶、乳酸脱氧酶、(三)乳汁导电率发生乳房炎时,大量Na、Cl进入乳汁,使乳汁的导电率升高(四)其他指标pH乳房炎奶碱性升高。乳糖乳房炎奶含量降低七、乳房炎的治疗(一)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链霉素,头孢类,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等。1.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及早治疗注意药物的耐药性药物的公共卫生问题药物的有效浓度用药

6、剂型、剂量用药周期2.给药方法消化道:抗菌药物在瘤胃相当部分被分解而失去活性,少用该法静脉注射:一般在急性全身性感染时采用肌肉注射皮肤给药:要求特别的剂型制剂,药物的参透力强乳腺内给药:治疗乳房炎的常用方法(二)临床用药1.全身用药适用于严重并有全身症状的病例。(1)全身抗菌药物治疗。(2)口服中草药治疗2.局部用药(1)乳房内注射(2)乳房涂擦(三)抗生素疗法目前较好的有头孢类、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1.抗生素选用注意事项(1)药物的浓度(2)药物的脂溶性(3)耐药性(4)公共卫生(5)药物的半衰期(6)药物的剂型剂量、用药周期、用药

7、次数2.泌乳牛的抗生素疗法:针对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以预防为主3.干奶牛的抗生素疗法:选用长效抗生素油剂(四)其他疗法抗炎疗法(急性乳房感染)、细胞因子疗法、细菌毒素疗法、抗菌肽疗法、溶菌酶疗法八、乳房炎的预防乳房炎的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一)加强管理1.改善饲养管理2.规范挤奶操作3.挤奶前后乳房药浴4.干奶控制及干乳期乳房保健(二)加强乳房炎检测定期对牛群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控。(三)疫苗预防目前有大肠杆菌乳房炎疫苗、乳房炎多联苗。疫苗免疫复杂,效果不理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