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计量学课件11第7章

信息计量学课件11第7章

ID:20600413

大小:3.35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14

信息计量学课件11第7章_第1页
信息计量学课件11第7章_第2页
信息计量学课件11第7章_第3页
信息计量学课件11第7章_第4页
信息计量学课件11第7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计量学课件11第7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计量学郑重zhengzhg@mail.sysu.edu.cn——第七章引文分析法7.1引文分析概述7.1.1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7.1.2引文分析的产生与发展历程7.1.3引文分析的机理7.1.4引文分析的基本类型7.1.5引文分析的基本步骤7.1.6引文分析的主要工具27.1.1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I)“没有一篇科学论文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被深嵌在整个学科的文献体系之中的。” ([英]J.M.Ziman,1968)37.1.1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II)文献之间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如何称呼“A和B”?“(这种混用)是对这两个极好的技术词汇的可悲浪费”(Price)“

2、著文”和“引文”,“来源文献”和“参考文献”,“来源文献”和“引用文献”,“引文”和“被引文”,“施引文献”和“受引文献”等等。Price的定义:“如果文献A将文献B作为参考文献,则文献A就有了一篇参考文献B,而文献B就有了一篇引用文献A。换言之,B是A的参考文献,A是B的引用文献。”47.1.1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III)文献之间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如何称呼“A和B”?A:施引文献B:受引文献A:引用文献B:参考文献(Citation)(Reference)(CitingPaper)(CitedPaper)5引文分析基础引用前人的工作是开展研究的基础引文展示了知识

3、积累的过程引用别人的文献也是对他人工作的尊重67.1.1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IV)引文网络(CitationNetwork)“科学文献之间通过相互引证所形成的一种关系结构。”7200419931991199519802003200320041996200519942004199820042004200487.1.1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V)引文分析(CitationAnalysis):“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专著、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4、97.1.2引文分析的产生与发展历程(I)1873年,“谢泼德引文(Shepard’sCitation)”在美国出版,是引文分析最早的雏形。1911年,[俄]瓦尔金,利用“引文分析法”研究一些国家的化学家所做的贡献。1927年,P.L.K.Gross等人,首次利用“引文分析”评价期刊的重要性,被认为是文献学史上的第一次引文分析。1956年,C.H.Brown;1957年,K.E.Clack;1962年,R.L.Dhalig;1967年,R.Tagliacozzo等等。101112基本思想是:一项工作的质量是由它对所在领域的影响程度来衡量的。一篇文章的引用率越高,它的影

5、响力就会越大。通过了解这篇文章的影响,可以发现该课题的发展脉络,从而全面地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动态。13E.Garfield的贡献:1955年,发表了《引文索引用于科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用引文索引检索科技文献的方法;1961年。他开始编撰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并于1964年正式出版;此后,又陆续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SSCI)(1973年)、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HumanitiesCitationIndex,A&HCI)(1978年)等一系列科学引文索引;

6、极大地促进了“引文分析”乃至整个“三计学”的发展。7.1.2引文分析的产生与发展历程(II)14科学引文索引(SCI)一种多学科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主办,1961年创刊,以布拉德福(S.C.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单位、个人的科研产出绩效,来反映其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因此,SCI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

7、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15引文索引(CitationIndex)以引文著者的姓名为标目,用来检索该著者被别人引用的文献的数量和内容的一套索引。引文索引为SCI所独创。167.1.3引文分析的机理(I)“引文分析”的优势:“引文”的数量巨大“引文”含有丰富的内容具备强有力的分析工具177.1.3引文分析的机理(II)“文献引用”的动机:1971年,M.Weinstock的总结:对开拓者表示尊重;对有关著作给予肯定;验证其所用的方法及仪器;提供背景性材料;对自己的著作予以更正;对别人的著作予以更正;评价以前的著作;为自己的论点寻求充分的论证;提供研究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